太极梅花螳螂拳“缠龙搰眼”
文/ 柳国顺、王树德
“缠龙搰眼”是太极梅花螳螂拳常用的采敌手腕、打敌眼睛的招式。在一些老拳谱中,常写作“缠龙护眼”,这是借用“护”字替代方言口语中同音的“搰”字。其实这两个字的意义是相悖的,用“护”字容易产生歧义,使学练者不明就里,搞不清楚该招式所护的对象究竟是何方何处。实际上,此招式的真实含义是说在技击中,将敌人的手臂比喻作“龙”,用手去缠采敌人腕、臂的动作称为“缠龙”;“搰”,山东方言,是用手掌打人的意思,用手掌去击打敌人眼睛的动作即叫做“搰眼”。因此,“缠龙搰眼”是指用一手去缠采敌人的腕臂,用另一手去掌击敌人眼睛的招式。
此招式体现的是螳螂拳讲求“出手点睛”的能以小制大的技击法则,属于“八打”之首“一打眉头双睛”的范畴。在太极梅花螳螂拳技法里,其多用于具有梅花效应的组合招式中的先行手法。其具有简捷轻巧的手法特点,既能创伤敌眼以取胜,更多的是为后续的手法,尤其是跌法,创造出极佳的进招制敌的路径和条件。
此招式作为先行手法的施用,须要致敌仰头拔根失去重心,此时敌在一手被封,另一手忙于招架的情况下,胸口及下部空虚,有隙可乘。据此采用不同的步法,结合不同的后续手法,可以达到踢、打、跌、拿等不同的制敌效果。如 “缠龙搰眼玉环步”、 “缠龙搰眼窝肚捶”、“缠龙搰眼蹬塌掌”、 “缠龙搰眼盘肘”、 “缠龙搰眼腰斩”、 “缠龙搰眼撩阴脚”等等,俱是此类组合招式。
缠龙搰眼的单手练习,主要以歇步和提膝两种步法来作。熟练后,便紧接后续手法做组合招式的练习。重在自练,结合对练。掌握动作和用法的要点,会较快地学会运用此招式。
歇步练习:
左侧身,右脚前左脚后站立,两膝微弯,重心偏在左腿,两手垂于体侧,两臂微弯,目视前方。右手经脸前向右作弧形缠采动作至右肩前,左手在右手后,同时活右步,右脚尖斜向前右,身体向右侧转并前移,不停,左掌从右手上方向前上横击,掌心朝下,掌外缘朝前,高与眼平,右手随转体顺势采至胸前成螳螂钩,目视左掌。然后双手放下,转身恢复左侧身站立的姿势(图1—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图4(反)
要点:右手缠采与左掌前击随转体同时动作,右脚落实,左掌即发力打出。
提膝练习:
与歇步练习基本相同,惟提右膝与转体右手缠采、左掌前击同时动作(图5—图7)。
图5
图6
图7
招式用法(以歇步为例):
设敌出右手从上、中路击来;我即出右手缠采敌右腕,并活右步向右转体贴近敌身,同时左掌从敌右臂上方横击敌眼(图8—图10)。
图8
图9
图10
要点:步法要配合手法动作,有利于贴近敌身;右手粘贴敌腕时,左掌即前击,务要致敌仰头招架而无法还击。对练时,可用左掌面按压对方额头,避免造成伤害(图11)。
图11
组合招式用法举例:
一、缠龙搰眼玉环步:
在以歇步出左掌击敌眼致敌仰头招架时;我即上左步小登山式的同时,用左手向左采敌左腕,并用右掌向左推击敌中部,上身向左前侧倾,将敌跌翻(图12—图14)。
图12
图12(反)
图13
图13(反)
图14
图14(反)
二、缠龙搰眼窝肚捶:
在以歇步或右小登山式出左掌击敌眼致敌仰头招架时;我即身体向左侧转活右步的同时,右拳发力直击敌胸口(图15—图17)。
图15
图16
图17
三、缠龙搰眼蹬塌掌:
在提右膝出左掌击敌眼致敌仰头招架时;我即用左手采敌左腕,并用右手推敌中部,向左后转体的同时,双手与右腿反向用力,右腿猛力向前右蹬击敌右腿,将敌跌倒(图18反—图20反)。
图18
图19
图20
四、缠龙搰眼盘肘:
在提右膝出左掌击敌眼致敌仰头招架时;我即用左手向左采敌左腕,向前落右步插入敌右腿后的同时,右肘抬平向左横击敌胸部,将敌击倒(图21—图24)。
图21
图21(反)
图22
图22(反)
图23
图23(反)
图24
图24(反)
注意:在此类组合招式的实用中,如先行手法“缠龙搰眼”达到了致敌仰头拔根的效果,并且已贴近敌身,此时敌势必难逃,后续招式尽可大胆施用。否则,不可贸然再进,以免失利。
作者简介:柳国顺,山东青岛人,太极梅花螳螂拳正宗传人,师从太极梅花螳螂拳第四代名师李德庆先生(郝斌先生得意弟子),经李师引荐,师从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三代名家张万福先生(郝恒坡先生得意弟子)深造,多年来在各大武术刊物发表螳螂拳文稿数十篇,为太极梅花螳螂拳的宣传、发扬做出很大贡献。
王树德,山东青岛人,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五代传人,先后师从太极梅花螳螂拳第四代拳师马顺业、何光远先生(二师系郝斌先生嫡传弟子),分别在2006年朝鲜国际武道大会、2006年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大会和2007年首届世界华人运动会上获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