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少林童子功》;毛景广主编;海燕出版社,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少林武术的由来
少林拳源于少林寺,拳因寺而得名,故名少林拳。少林拳是少林拳术和器械的总称。少林寺位于我国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在登封市西北约1 3公里处,是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为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跋陀所建造。由于寺建立在嵩山支脉少室山阴的密林丛中,故名嵩山少林寺。
关于少林武术的产生,世人有许多说法,但真正有据可信者应从隋唐讲起。
隋末唐初(公元620年),李渊、李世民父子为了争霸天下,与盘踞在洛阳的隋朝大将王世充交战。在战斗的紧要关头,以昙宗为首的少林寺僧,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并将其捆绑送至唐营,立了大功。李世民登基之后, “嘉其义烈,颁降玺书宣慰”(少林寺碑),对立功和尚各有赏赐,其中昙宗被封为大将军。这次战斗,给了少林武僧习武成名的机会,揭开了少林武术光辉灿烂的一页。少林寺发展很快,名声日隆。贞观以后,少林寺僧“昼习经曲,夜练武略,修文不忘武备”(西来堂志善碑),修佛习武成了少林寺世代相传的独特宗风。
北宋年间,福居和尚做少林住持时,曾邀请全国武术名流云集少林寺,虚心与各派切磋技艺。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少林寺武僧宗印受命率“尊胜队”和“净胜队”两军,进发潼关,与金兵对垒,报效国家。
元朝,崇尚释教,少林寺与皇家关系也十分密切,元世祖命福裕大和尚住持少林寺,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此时的少林寺,众常两千。寺僧习武队伍中,如智庵、智聚、子安、党训等,都是当时身怀绝技的名僧。
明代,少林武术蓬勃发展,誉满天下。少林棍在少林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少林僧所使用的兵器以棍最为闻名。 《武备志》作者茅元仪对少林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特别是在抗倭卫国的战争中,以棍为杀敌武器的“本寺武僧屡经调遣,奋勇杀敌”(少林寺万历二十三年七月碑)。 “俱持铁棍长七尺,重三十斤,运转便捷如竹杖,骁勇雄杰,官兵每临阵,辄用为前锋……抡棍破敌,与者即仆,顷刻毙数倭”(《上海掌故丛书•吴淞甲乙倭变志》)。少林僧为国为民的英烈壮举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可歌可泣的雄壮诗篇。
清代,少林寺习武之风极盛。今之少林寺毗卢阁(又名千佛殿)内青砖地面上尚存的当时寺僧练功形成的48个凹陷脚窝,就是少林寺武僧长期从事武功训练的有力佐证。
民国时期,少林武术曾是“国术研究馆”主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当时军阀混战,给少林寺带来了灭顶之灾。1 928年,国民军冯玉祥部石友三与建国军樊钟秀战于河南,石友三攻占少林寺后,为泄私愤,便纵火焚寺,大火持续40余天,殿堂楼阁等古建筑全被夷为平地,大量珍贵文物也一同化为灰烬。
新中国成立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又获得了新生。党和政府不但拨专款修复少林寺,而且对少林武术的发展也十分重视。特别是1982年,香港中原影业公司功夫片《少林寺》的公映,使少林武术兴旺空前。
少林拳是中华武术中一大派系,其内容丰富多彩。目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典型拳路就有大洪拳、小洪拳、炮拳、罗汉拳、朝阳拳、梅花拳、通背拳、长拳、关东拳、长护心意门、七星拳、心意拳、柔拳、少林太极拳,以及各种器械、对练等。另外,还有与养生功、医学、气功等有关的内容,都是十分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
少林拳的特点
少林拳朴实无华、立足实战,其运动特点也具有鲜明的技击性。
拳打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
少林拳套路繁多,结构紧凑,短小精悍。演练时,起落进退多在一条线上运动。众多少林拳家认为,从实战角度出发,真正交手相无非几步之距,直线运动最为有效,方寸之间便有胜败之分。这充分体现了少林拳不受场地大小限制,随时随地均可施展解数和发挥威力的特征。
动作迅猛,快速有力。
少林拳要求刚健有力、迅速激烈,即所谓“起手连珠炮,拳打一气连”, “使势千着,以快为先”。在套路演练过程中,要求几个或十几个动作连贯快速,一气呵成。少林拳虽以刚为主,但同时也要求刚柔相济。 “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动如风,站如钉;重如山,轻如毛;守之如处女,犯之若猛虎;静则以逸待劳,动则使其无喘息之机;如此等等。
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富有弹性。
就手法而言,少林拳要求两臂保持一定曲度,冲拳推掌,须蹬腿转腰、抖肩发力。 “身以滚而动,手以滚而出”,反对僵直拙力。在完成动作的一瞬间,依手臂的自然反弹力,使手臂形成曲非曲、直非直的态势,为继续攻防创造便利条件。滚出滚入,更是攻防技术的科学反映,旋动可增强攻击力,滚动也有利于化解对方之力。
眼法以目注目。
少林拳对眼的要求是必须头随势转,手到眼到,以目注目, “以审敌势”。演练少林拳,眼要明亮有神,眼明方能手快。 “虎视眈眈,气息沉沉,目光炯炯,含有神威”,显示咄咄逼人之势。交手,不是注意对方手和身躯,而是观察对方眼神,以目注目,算计对方。
进低退高,起横落顺。
少林拳要求进攻时力求重心稳固,身正发力,以加强进攻力度。防守动作则要求动作灵活,灵敏快速。凡退凡落多要求侧面对敌,以缩小受击面,便于防守与进攻。
注重内外三合的协调配合,以气催力。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是少林拳整体动作的特点。每个招式都必须做到手到、眼到、身到、步到,周身各部位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由于少林拳动作紧凑,不易大开大合,所以对身体也有相应的具体要求, “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所谓“外三合”。少林拳把思想比作心, “心动勇气生”, “心一颤,四梢皆至,内劲即出”, “心动必形随”,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即所谓“内三合”。少林拳谱中称: “法是拳,力是气,练气行动,送去必用呼,接来必用吸,运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气在先行,力在后随。”实际上是讲技击格斗和套路演练中意识与行动的高度统一。以声助威。
少林拳的演练过程中还有一个发声特点,这就是以声助威。通常演练者除了在套路结尾时随最后的动作发声“威”外,演练过程中也常有“呀” “呜” “哈”等不同发声。这些发声源自腹腔,短促有力,吼声如雷,富有震撼感。
少林拳基本动作与方法
一、手型
1.拳
五指攥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序图1)
2.掌
(1)柳叶掌:拇指内屈,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序图2)
(2)八字掌:拇指伸直,虎口张开,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序图3)
(3)分指掌(透风掌):五指用力分开,掌心微凹。 (序图4)
3.勾
(1)屈腕,五指撮拢。(序图5)
(2)屈腕,拇指与食指、中指撮拢,无名指、小指依次内屈。(序图6)
4.爪
五指有力分开,第二、三节指骨弯曲,第一节指骨尽量向手背的一面伸张,掌心凸出。 (序图7)
5.指
中指与食指伸直自然分开,其余三指屈于手心,拇指压在无名指第一指节上。(序图8)
二、步型
1.弓步
前脚微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大腿水平,膝部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掌着地(两脚间距三脚半左右)。(序图9)
2.马步
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微内扣,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序图10)
3.仆步
一腿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全脚掌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 (序图1 1)
4.虚步
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序图12)
5.歇步
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脚后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小腿。(序图13)
6.坐盘
两腿交叉叠拢下坐,臀部和后腿的大小腿外侧及脚面均着地;前腿的大腿靠近胸部。(序图14)
7.丁字步
两腿并拢半蹲,一脚全脚掌着地,另一脚脚尖点地,靠在支撑脚内侧,支撑腿大腿咸水平。(序图15)
8.蹲桩步
(1)椅子桩:两脚并拢,两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序图16)
( 2) 一字桩:两脚全脚掌着地,前后并拢,一脚脚尖靠在另一脚内侧脚弓处,两腿屈膝下蹲,大腿接近水平。(序图17)
9.并步
两腿伸直并拢,全脚掌着地。
10.蹲歇步
一腿屈膝下蹲,全脚掌着地,大腿与小腿靠紧;另一脚向后相距30厘米屈膝下蹲,小腿与地面平行,后脚跟离地。(序图18)
11.后点步
两腿直立交叉,后脚以脚尖点地。(序图19)
12.跪步
一腿屈膝半蹲,全脚掌着地,大腿成水平;后腿屈膝跪地,脚后跟离地,前脚掌着地。(序图20)
13.横裆步
两脚左右开立,约同弓步宽,全脚掌着地,脚尖正向前方。 (序图21)
三、手法
1.拳法
(1)抱拳:两臂垂直上提,同时两手变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
(2)冲拳(前冲、侧冲、上冲):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同时自然弹回使手臂微屈,力达拳面。侧冲、上冲要求同此,唯方向不同。
(3)抄拳:臂微屈,拳自下向前上方抄起击打,高不过胸,拳背向前,力达拳面。
(4)撑拳:拳肘相并,屈臂从胸前向前向后侧击出,双臂成弧形,拳心向下,拳眼相对,力达拳轮。
(5)栽拳: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由前向下栽。速度要快,前臂内旋,拳眼向内,臂伸直或微屈,力达拳面。
(6)架拳(左架、后架):一拳架于额前上方,肘微屈成弧形,臂与前额相距约15厘米,拳眼向下。
(7)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达拳轮。抡臂劈击时臂要抡圆。
(8)裹拳:双拳从腰间屈臂成弧,侧向内击,拳面八字形相对,力达拳楞(指第二关节楞)。
(9)格拳:上格拳:拳从腰间由腹前屈臂向上,然后外格,拳心向内拳面向上,力达前臂,拳高不过眼。下格拳:小臂向里向外格击,力达小臂。
(10)挤手抱拳:一手为掌,一手为拳,两手相击,即拳面与掌心抱击。
(11)截把拳:右臂屈900于胸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臂于右手前方,手心向上,两手同时变拳,右拳从下左拳从上盘截击出,右拳在前左拳在后,双拳拳心向下。
(12)夹裆拳:拳由胸前直臂向下挂于裆前,拳背向外。
(13)反背拳:拳于胸前,拳背向前,拳心向内,以肘为轴向前弹击。
2.掌法
(1)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臂微屈,速度快,力达掌根或掌外沿。
(2)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下(向前)插掌,力达指尖。
(3)砍掌:臂由屈到伸,仰掌向左,俯掌向右击打,力达掌外沿。
(4)按掌:自上向下按,手心向下,力达掌心。
(5)撒掌:屈臂向地面抓屈五指,变拳屈臂于胸前,快速伸臂,拳变掌向前抖腕撒出。
(6)架掌:掌心向上,屈臂架于额前上方约15厘米处。
(7)扳掌:屈臂内收,掌经胸前,以肘关节为轴向前弹击。五指自然分开,掌心向内,力达掌背。
(8)枪手:双掌手心向上,从腰间向前上方插出,力达指尖。
(9)搂手:双手侧立,手背均向外,右手高,左手低,双臂呈弧形向同侧方向搂出。
(10)云手:两手相对于胸前,左手在上,两手依次在头顶上方盘旋一周后变拳抱于腰间。
(11)舞花手:两掌根相对交叉,逆时针或顺时针绞花。
(12)插指:两手由拳变指,手臂由屈到伸,两手由腰间快速插出,力达指尖。
( 13)按爪:爪由上向下按击,力达掌心。
( 14)十字手:两掌手腕胸前交叉,掌指朝上,向前推击。
( 15)撩掌:由下向前屈臂外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随屈腕直指向掌心卷收。
3.肘法
( 1)顶肘:屈肘握拳,手心向下,肘尖前顶或侧顶,力达肘尖。
(2)盘肘:手臂平举,拳心向下,前臂由外向内盘肘。
(3)架肘:屈臂外旋上举,拳心向前上方或正下方,屈臂90°置于额前,高不过头。
(4)格肘(里格、外格):前臂上屈,手心向里,力在前臂,向内横拔为里格,向外横拨为外格。
(5)横击肘:肘关节屈,弧形向前,屈臂平击,力达肘尖和前臂外侧。
四、腿法
1.曲伸性腿法
(1)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击,高不过腰,脚面绷平稍内扣,力达脚尖,腿弹击到位后自然弹回。
(2)勾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向外后方向缠勾后接弹腿,支撑脚掌用力,旋转时要保持平衡,力达脚尖。
(3)蹬腿(前蹬、后蹬):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勾起用脚跟猛力蹬出,高不过胸,低不过腰。前蹬时上体正直,后蹬时上体前俯。
(4)踹腿(高踹、低踹、侧踹):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腿尖勾起内扣成外摆用脚底猛力踹出。高踹与腰平;低踹与膝平;侧踹时上身斜倾,脚高与腰平。
(5)铲腿:要求同踹腿,唯脚掌朝下,脚尖里扣,脚外侧用力。
2.直摆性腿法
(1)正踢腿:支撑腿伸直,全脚掌着地。另一腿膝部挺直,脚尖勾起前踢,接近前额,动作要轻快有力,上体保持正直。
(2)里合腿:支撑腿自然伸直,全脚掌着地,另一腿从体侧踢起经面前向里作扇面摆动落下。其他同正踢腿。
(3)外摆腿:同里合腿,唯摆动方向相反。
3.击响性腿法
(1)单拍脚:支撑腿伸直,另一腿脚面绷平向上弹踢;同侧手从腰间由拳变旋臂向前插出迎拍脚面,击拍要准确响亮。
(2)斜拍脚(十字拍脚):同单拍脚,唯用异侧手迎拍脚面。
(3)里合拍脚:一腿做里合脚动作,脚掌内扣;异侧手在额前击拍脚掌,要准确响亮。
(4)摆莲拍脚:一腿做外摆腿动作,两手在额前依次迎拍脚面,击拍两-向,要准确响亮。
五、平衡
1.提膝平衡
支撑脚直立站稳,上体正直。另一腿在体前屈膝高提近胸,小腿斜垂,脚面绷平内收。
2.盘腿平衡
支撑腿屈膝半蹲,另一腿屈膝,脚尖勾起并紧扣于支撑腿膝后。
3.仰身平衡
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后仰接近水平;另一腿伸直平衡举于体前,高于水平,脚面绷平。
六、跳跃
1.直体跳跃
( 1)腾空飞脚:摆动腿高提,起跳腿提膝弹出,脚面绷平,脚高过肩;起跳腿同侧手从腰间内旋臂击手和拍脚连续快速、准确响亮。
(2)腾空蹬腿:身体腾空,起跳腿由屈到伸向前蹬出,脚尖勾起,力达脚跟,腿高不过肩,低不过腰。
2.转体跳跃:腾空后摆腿,两脚同时跳起离地,摆动腿伸直,脚面绷平,成扇面向后摆击;另一腿或直或屈,力达脚掌,同时落地。
3.旋转跳跃:摆动腿直摆或屈膝,起跳腿伸直,腾空转体约180°,接做腾空飞脚。
七、头法
含胸低头,下颌贴近胸部,然后突然向侧撞击,顶头竖颈,力达头顶。
第一节 少林童子功简介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有拳术、器械、气功、轻功、硬气功等多种功法。人们常见的多是一些拳术或刀剑之类的套路表演,而那些神秘的传奇功法多鲜为人知。少林童子功就是中国功夫当中最为传神的功法之一。
对于少林寺的武功来说,由于传统宗法的影响,历代恪守 “秘笈不外传”的宗旨,致使许多神功绝技只在寺内武僧中流传,很少进入社会,世人对此了解甚少。
少林寺的神功绝技有:气功、轻功、点穴功、童子功,以及金钟罩、铁布衫、铁头功等等。其中童子功是少林寺最为古老的一种功法,也是少林寺功夫当中的精华部分,被视为镇寺之宝。其功法难度很大,练习这种功法是从童子开始,练成之后身体各部位会软如棉,轻如燕,硬如‘铁。直至老年也可收到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之功效。此功练习要根据身体条件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少林童子功动作名称:双拔筋、金龟探路、金鸡食米、单拔筋、一苇渡江、卧鱼、罗汉睡觉、佛童指路、迎佛升天、懒僧拜佛、倒拜佛、罗汉观阵、青龙盘窝、二龙戏珠、跪肘悬身、朝天蹬。
少林童子功动作说明与图解
一、双拔筋
双拔筋俗称“抱佛脚”,是少林寺众僧用来训练的一种传统方法。它的作用是拉开人体后侧韧带和经络,如胯、膝、踝关节韧带,背部、腿部后侧肌肉,以及背后督脉都会被充分地拉长伸展,长期坚持此功训练可使人步履矫健、精神饱满、身手灵活、动作快捷。练功前要求平心静气,先做深呼吸,然后徐徐伸展,使腹部、胸部、面部完全贴在腿上,自然呼吸九次,随后收功。此功法分站姿和坐姿两种,练功时间和呼吸方法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此功练习要根据自身条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不可急于求成,猛拉硬搬,以免造成肌肉拉伤。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
2.十指交叉,双掌上撑,收腹提气,两脚站稳。(图2)
3.身体前倾,双手合什,引颈收颌,展腰拔筋。(图3)
4.双手抱腿,脸贴小腿,两脚站稳,膝盖绷直。(图4)
5.两手松开,向外伸展,抬头看手,呼吸深长。(图5)
6.盘腿坐地,双手合什,调整呼吸,排除杂念。(图6)
7.左脚蹬伸,脚掌内扣,左手切掌,转腰送肩。(图7)
8.右脚蹬伸,与左并齐,右手插掌,用意运气。(图8)
9.上体坐直,两手贴腹,心静入空,呼吸调整。(图9)
10.两臂伸展,上体前倾,引颈收颌,展腰拔筋。(图10)
11.两手抱脚,脸贴小腿,呼吸深长,少林童子,双抱佛脚。(图11)
12.两腿盘坐,两臂伸展,呼气配合,松骨松筋。(图12)
13.盘腿坐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3)
二、金龟探路
金龟探路是练习踝关节、腕关节、颈椎等一种柔韧的静态练习方法。要求两脚尖外撇,一字形站立,屈膝下蹲,两手十指交叉,掌心按地,两臂用力撑直,两肩尽量下沉,然后转动头部,上下左右,缓缓而行,呼吸要求深长匀缓,气沉丹田。此功不但能够练习关节柔韧,而且还有清脑、降压、预防和治疗颈椎或腰椎疾病的功效。
1.身体直立,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4)
2.两腿绷直,上体前倾,双手合什,伏地拜佛。(图15)
3.两脚外撇,脚跟相对,两脚一线,屈膝下蹲。(图16、图17)
4.十指交叉,掌心按地,抬头引颈,眼珠上翻。(图18)
5.收颌低头,呼吸调整。(图19)
6.两手撑地,挺胸塌腰,左顾右盼,多次往返。(图20、图21)
7.低头问地,抬头望天,一上一下,多次往返。(图22、图23)
8.身体站起,两臂伸展。(图24)
9.两手贴腹,呼吸调整。(图25)
10.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26)
三、金鸡食米
两手合什,放在两脚之后,两腿全蹲,上体前俯,尽力远探。此功法对柔韧素质要求极高,难度较大。呼吸要求深长均匀,三呼、三吸、三调整。九节呼吸为一练功过程。此功的主要目的在于采地气以壮腰肾。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27)
2.两脚开立,两臂伸展,呼吸深长,运气到手。(图28)
3.左脚收回,并步站立,两臂屈肘,收掌于肋。(图29)
4.上体前倾,两手插掌,掌心向上,目视掌尖。(图30)
5.两臂外展,收腹挺胸。(图31)
6.两脚分开,两腿挺直,上体前俯,双手合什,贴地拜佛。(图32)
7.屈膝下蹲,上体前俯,引颈下探,唇欲触地,金鸡食米。(图33)
8.身体站起,两臂伸展,向上托掌,挺胸收腹。(图34)
9.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35)
四、单拔筋
单拔筋与双拔筋相同,是一种简便的腿部柔韧训练方法,但它对腿部柔韧要求更高,脚尖触及鼻尖,甚至到下颌。长期坚持此功训练,可以使人步履矫健、精神饱满、身手灵活、动作快捷。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36)
2.两脚开立,两臂外展。(图37)
3.身体右转,上体前俯,左腿屈膝,右脚勾起,两手抱脚,伸颌吻靴。(图38)
4.身体左转,上体前俯,右腿屈膝,左脚勾起,两手抱脚,伸颌吻靴。(图39)
5.身体站起,两臂外展。(图40)
6.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41)
五、一苇渡江
一苇渡江寓意少林开山始祖达摩,踏苇渡江传法之艰难。此功法对踝关节、膝关节的柔韧素质要求较高,分左式和右式,左式叫做抱印远眺,右式叫做带鞋西归。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42)
2.身体左转,左腿伸直,脚尖勾起,右腿屈膝,两臂展开,上体前倾。(图43)
3.屈膝全蹲,手抓脚跟,集中意念,运气活筋。(图44)
4.全神贯注,松骨松筋,运用巧力,翻转脚跟。(图45)
5.抬头起身,右手前伸,左臂屈肘,两脚站稳。(图46)
6.两脚不动,上体右转,两手抱球,目视左方。(图47)
7.右腿插步,左手架掌,右手回拉,拧腰转头,目视前方。(图48)
8.身体左转,两手握拳,抱于胸前,右脚外撇。(图49)
9.两脚不动,左手藏腰,右手按掌,目视右方。(图50)
10.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51)
六、卧鱼
卧鱼是一种用来练习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的传统方法。练习者在单脚支撑的情况下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起落自如。要求支撑腿要稳健,平衡腿要伸直,脚尖向上勾起使整个身体形成弧线,如鱼戏水,故名卧鱼。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52)
2.两手分掌,左右拉开,凝神运气,目视右掌。(图53)
3.左脚站稳,屈膝下蹲,右腿后插,悬空离地,脚尖勾起,双手合什,目视脚尖。(图54)
4.身体站起,右脚收回,左腿后插,上体右转,左手亮掌,目视右方。(图55)
5.右脚站稳,屈膝下蹲,左脚勾起,悬空离地,左手架掌,右手前推,目视脚尖。(图56)
6.身体站起,左脚收回,两臂外展,调整呼吸。(图57)
7.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58)
七、罗汉睡觉
罗汉睡觉是用单肘和单脚支撑使躯干悬空,并保持身体平衡的静态练功方法。此功形同睡觉,但却暗练神功,是内气壮肘之功法。功成之后,肘骨坚硬可碎石断木,肘的攻击力大增。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 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59)
2.身体侧卧,左臂伸直,右手扶地,右腿屈膝,脚掌踏地,左腿伸直。(图60)
3.右脚左肘,两点撑地,身体悬空,两手握拳,置于身侧,身平心静,意念贯通。(图61)
4.双腿盘坐,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62)
5.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63)
6.身体侧卧,右臂伸直,左手扶地,左腿屈膝,脚掌踏地。(图64)
7.左脚右肘,两点撑地,身体悬空,两手握拳,置于耳侧,身平心静,意念贯通。(图65)
8.双腿盘坐,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66)
9.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67)
八、佛童指路
佛童指路是训练坐禅能力的基础功法,要求正襟危坐,两腿交叉双盘,上体前倾,头部触地,然后反臂上指,以增加膝、胯等关节的柔韧度。此功需要从小练起,为日后坐禅修炼静功打下牢固基础。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68)
2.两手分掌,左右拉开,凝神运气,目视右掌。(图69)
3.左脚前蹬,右手抓脚。(图70)
4.左脚收回,压住右腿,两腿交叉,屈膝盘紧。(图71)
5.上体坐直,右手前指,意念集中,气贯手指。(图72)
6.上体前俯,头部贴地,右手屈肘,手贴后背,左手指天,目视左手。(图73)
7.左手贴背,右手指天,左右轮换,动作柔缓。(图74)
8.上体抬起,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75)
9.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76)
九、迎佛升天
迎佛升天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功法,呼吸要求合中气,提丹田,深吸慢呼,腹肋收紧,坚固如铁,外练肩、臂、腕以及腹肌的支撑力量。功成之后能抗击强力击打不出内伤,如同金钟罩体、铁衣裹身。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77)
2.两掌相叠,翻掌上撑,抬头望天,腰背拉伸。(图78)
3.两掌外推,左右撑开。(图79)
4.两手前推,运气于手。(图80)
5.两手握拳,两拳撑地,身体悬空,收腹屏气,两腿盘紧。(图81)
6.身体落地,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82)
7.双腿盘坐,双手合什, 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83)
十、懒僧拜佛
懒僧拜佛是锻炼腿部柔韧和肩部柔韧的一种练习方法,要求两腿盘紧,身体俯卧,两手在背部合什,并且抬头挺胸,背部呈弧形。常练此功能提高人体的可塑性。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84)
2.身体前伏,全身伏地,双手合什,两腿盘紧。(图85)
3.两手划弧,向后屈臂,双手合什,背向拜佛,头向右转。(图86)
4.两手划弧,向前合什,身体不动,头向左转。(图87)
5.身体上起,盘腿坐直,两手上提,配合呼吸。(图88)
6.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89)
十一、倒拜佛
两腿盘紧向上举直,头手倒立,坚持2~5分钟。要求牙齿合紧,二目圆睁,舌抵上腭,呼吸均匀。经常练习此功可以提高头部的抗击打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加强脑血管的弹性,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有预防老年痴呆和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90)
2.重心前移,上体前俯,头手两膝,五点撑地。(图91)
3.头手撑地,盘腿倒立。(图92)
4.两腿落地,盘腿坐稳,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93)
5.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94)
十二、罗汉观阵
罗汉观阵是一种专门练习指力的功法。要求两腿盘紧,以两膝和二指撑地,身体前倾,重心压在手指上,坚持九呼、九吸为一次练习。随着指力的增长,不断增加练功时间,功成之后,指硬如铁,可钻木碎石,点穴入骨。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 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95)
2.左手前伸,成“二指掌”,用意运气,气贯二指。(图96)
3.二指触地,手腕立直。(图97)
4.重心前移,手膝撑地,力贯二指,右手立掌,目视右方。(图98)
5.两手交换,二指撑地,眼向左看,反复多次。(图99)
6.两腿落地,盘腿坐稳,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100)
7.双腿盘坐,双手合什, 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01)
十三、青龙盘窝
青龙盘窝是一种静功柔术,也是少林寺中特有的修禅姿势。先将两腿盘在脑后,双手合什,深若雀巢,仰面俯卧,要求舌抵上腭,意识放松,力求入静。练功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随着功力的不断增长可以适当延长练功时间,但不能入睡,否则会使功力涣散,出现偏差。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02)
2.左手推掌,气贯掌心。(图103)
3.右脚前蹬,左手抱脚,挺胸收腹,腿臂伸直。(图104、图104附)
4.手搬右脚,置于脑后,身体仰卧,枕腿而眠。(图105)
5.手搬左脚,置于脑后,两腿交叉,两臂外展。 (图106)
6.两手合什,仰卧拜佛。(图107)
7.两脚放开,上体坐起,两臂外展,呼吸调整。 (图108)
8.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09)
十四、二龙戏珠
二龙戏珠是一种柔功和顶功的复合功法,有内外兼修之功效,外练柔韧,内固丹田,同时臂力也可以达到快速增长。呼吸要求细平匀缓,不得憋气。此功从儿童练起,能护精化气,练气生神,从而使精、气、神、意、念、力达到高度统一。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10)
2.两手分掌,左右拉开,凝神运气,目视右掌。(图1 11)
3.右脚前蹬,左手抱脚,左脚上举,盘于颈后,两腿交叉,如同双龙。(图112~图113—图114)
4.两手撑地,提气上撑,身体悬空,十指抓地,保持平衡。(图115)
5.两腿落地,盘腿坐稳,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116)
6.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17)
十五、跪肘悬身
跪肘悬身是一种顶功练习方法,这种练习对指力、腕力以及臂力有迅速增长的功效,同时又能提高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练功时头部尽量上抬,脚尖勾起,两肘向外张开,支撑要稳。呼吸要求深长而均匀。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18)
2.左掌前伸,五指分开,运气握拳,气贯拳面。(图119、图120)
3.右掌前伸,五指分开, 运气握拳,气贯拳面。(图121、图122)
4.两手抱拳,呼吸调整。(图123)
5.两手撑地,两臂内合,重心前移,两膝撑起。(图124)
6.两臂屈肘,肘顶腹部,上体前探,身体悬空,收腹屏气,保持平衡。(图125)
7.两膝撑地,上体抬起。(图126)
8.两腿落地,盘腿坐稳,呼吸调整,身体放松。(图127)
9.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28)
十六、朝天蹬
朝天蹬接跌又是传统的柔韧练习方法,它可以使腿部柔韧,得到快速增长。功成之后腿法灵活,用腿如拳,轻而易举,威力无比。手是少林两扇门,全凭腿法来打人。此功练习时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免拉伤韧带。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29)
2.两手分掌,左右伸展,配合吸气,目视左方。(图130)
3.两掌下按,胸前合什,左脚独立,扣腿平衡。(图131)
4.左手抱脚,右手扶膝,站立要稳,气宜下沉。(图132)
5.左腿站直,右脚上蹬,上下垂直,力达脚跟。(图133)
6.右脚落地,两臂外展,呼吸调整,目视左方。(图134)
7.两掌下按,胸前合什,右脚独立,扣腿平衡。(图135)
8.右腿站直,左脚上蹬,上下垂直,力达脚跟。(图136)
9.向左劈腿,侧身跌叉,两腿一线,纵叉落稳。(图137)
10.身体右转,勾右脚尖,两臂平举,两腿贴地。(图138)
11.身体跃起,两手上举,调整呼气,意守丹田。(图139)
12.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图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