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柔道技术》
编著:钟小燕
3 柔道技术
3.1投技
3.1.1背负投
背负投是使对方向前方或右(左)前方失去平衡而滚翻摔出去。摔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双手背负投”,另一种是“单手背负投”。
3.1.1.1双手背负投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用右手抓乙的左前领向自己的前上方提(以下简称前上提或前上拉),用左手抓乙的右袖边拉边前上提,使对方向前方失去平衡。
(2)甲的右脚上步落在乙的右脚前,重心随之移至右脚尖上,同时右臂弯屈插进乙右腋下。两臂用力拉乙的同时右转体,使乙的胸腹部紧贴自己的背部。左脚背步落在乙的左脚前,两腿弯曲,降低身体重心。
(3)蹬腿、伸膝、发力、提腰,同时右臂上顶,左手向下拉,向左甩脸,主要用双腿的蹬力将乙从背上摔到右前方成侧倒(图3.1~图3.4)
2.技术要领
(1)右臂弯屈插进乙的右腋下,两臂用力拉乙的同时右转体,使乙的胸腹部紧贴自己的背部。左手拉时,边拉边前上提,使乙失去平衡后用右臂插进就比较容易。如果开始时左手就向下拉,右臂要想插进去就很困难。
(2)上步、背步要快,两手一直在拉,要使乙的胸腹部紧贴自己的背部。
.jpg)
(3)腰不要弯曲过大,主要用双腿的蹬力摔出乙,而不是只用腰的力量。
3.化解与反攻
甲双手拉时,乙双手用力回拉,同时左脚抢在甲上步的前面先上一步,迫使甲放弃使用此动作。
3.1.1.2单手背负投(也称一本背负投)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用右手抓乙的左前领,用左手抓乙的右袖边拉边前上提,使对方向前失去平衡。
(2)甲的右脚上步落在乙的右脚前,重心随之移至右脚尖上,同时右手松开并从乙的右胸前通过,用右臂贴着乙身体插进乙的右腋下并夹紧乙右上臂。左脚背步落在乙的左脚前,两腿弯曲,降低身体重心。左手用力拉乙的同时右转体,使乙的胸腹部紧贴自己的背部。
(3)蹬腿、伸膝、发力、提腰,左手向下拉,向左甩脸,主要用双腿的蹬力将乙从背上摔出。
2.技术要领
(1)右臂插进乙的右腋下,一定要夹紧乙的右上臂(图3.5)。
(2)上步、背步要快,左手一直在拉,要使乙的胸腹部紧贴自己的背部。
(3)腰不要弯曲过大,主要用双腿的蹬力摔出乙,而不是只用腰的力量。
3.化解与反攻
甲的左手拉时,乙的右手用力回拉,同时身体后仰或向下快速降低身体重心,迫使甲放弃使用此动作。
4.战术应用
(1)当对方的右脚向前迈出时:①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后退左步,使乙向前迈出右脚,甲左手用力拉乙,迫使乙向前失去平衡的同时上步、背步。②使用单手背负投或双手背负投摔倒乙。
.jpg)
(2)当对方的左脚向前迈出时:①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后退左步,使乙向前迈出右脚,甲的右手猛力往里拉,使对方的左脚向前迈,当对方的双脚形成一条线时,右手和左手同时用力提拉,使对方的身体重心移到两脚尖上向前失去平衡。②或是用右臂猛推对方,然后放松,再次提拉使对方向前失去平衡,使用双手背负投摔倒乙。
3.1.2大内刈
1.动作过程
(1)甲右架,乙左架组合,甲用右手抓乙的左前领,用左手抓乙的右袖,左脚向右脚后侧移动,右脚插向乙的两脚之间,同时右手向乙的左肩部按推,左臂向右侧提举,使乙的身体重心落在双脚后跟时,向其左后方失去平衡。
(2)把左脚靠近右脚后跟,身体重心移至左脚上,用右腿向对方的两腿之间贴脚跟插入并向右侧划拨。右手用力推,左手协助推拉,右腿继续并向右侧划拨,使乙向左后方仰卧摔倒(图3.6~图3.9)。
.jpg)
2.技术要领
(1)插进右腿时,用侧位和对方形成直角,右腿插入不要太深。
(2)右腿向右侧划拨(划弧形),不能向后勾,且划拨乙腿的位置不要太高。
(3)也可用左手抓乙的右前领,左手抓乙左袖也可使用此动作。
(4)大内刈的一种变换方法(抱腿大内刈):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上右步于乙两腿之间,左脚跟步,用右肩抵住乙的胸部,用左手抱住乙的右腿向上抬起,同时用右腿别在乙左腿后,用划勾的动作摔倒乙。
3.化解与反攻
甲进攻时,乙向前抵抗的同时,将重心移至右腿上,抬起左腿化解掉甲的进攻。
4.战术应用
(1)当乙前屈上体要抬头时:①双方成右实战姿势组合,左脚后退一大步,右脚向左移动成侧身姿势,两手猛力向下拉。乙会抵抗起身恢复正常姿势。②此时甲两臂放松,借乙要起身的力量,用大内刈动作将乙摔倒。
(2)当乙的左脚向前迈步时:①双方成右实战姿势组合,两脚向前移动,两臂用力推乙,迫使乙后退并反抗回顶。②等乙左脚向前迈步时,用大内刈动作将乙摔倒。
3.1.3大外刈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左手抓乙的右袖向自己的左腋下拉,右手抓乙的左前领(或后领)向后上提的同时并向左侧推,同时右腿向前移动,上体向左侧前倾,左脚快速移落在乙的右脚外侧,使乙向右后方失去平衡。
(2)将重心移至左脚,右腿迅速移至乙右腿后,脚尖向斜下,用腿后部猛切别乙的腿后部,同时双手配合左手继续拉,右手继续推。
(3)使乙未来得及抬腿的情况下向后仰卧摔倒(图3.10~图3. 13)
.jpg)
2.技术要领
(1)左手拉和右手提推及左腿的上步应是同时的,全力将乙的重心挤至其右腿上。
(2)左脚移至乙的右脚外侧,不要离得太远,身体右侧尽量与乙身体右侧贴紧。
(3)利用大外刈的要领,将自己的右腿别在乙的两腿后将其摔倒,则称为“大外车”。
3.化解与反攻
甲进攻,乙向前抵抗的同时,,将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腿反切甲。
4.战术应用
当乙向前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先推后松,使乙向前顶并迈出右脚,此时左手拉,右手拉提推连贯进行,右腿切别使用大外刈。
3.1.4大腰
1.动作过程
(1)甲方右架,乙方平行站立,甲左手抓乙的右衣袖,左臂抬肘左手拉乙的右袖,两手向自己方向用力提拉,使乙身体重心向前。
(2)右脚上步落在乙右脚前面,左脚背步落在乙左脚前面,同时两膝弯曲,转腰成半蹲姿势,右臂插入乙的左腋下,用右手搂住乙的腰部。将乙背在腰上,蹬腿发力,向左甩脸,用腰作为支点,将乙向前摔倒(图3. 14。图3.17)。
.jpg)
.jpg)
2.技术要领
(1)转体时,两膝弯曲,采取半蹲姿势,腰臀部要与乙的腹部合严。
(2)左手先推后拉。
(3)经乙的肩头抓住其腰带,使用大腰的要领将乙摔倒,则称为“大钓腰”;经乙肋下部抓住其腰带,使用大腰的要领将乙摔倒,则称为“小钓腰”。
(4)在乙以大腰或其他腰技进攻时,将乙抱起摔倒则称为“后腰”。
(5)在乙以大腰或其他腰技进攻时,将乙抱起并转身扭腰将乙摔倒则称为“移腰”。
3.化解与反攻
甲进攻,乙的右手用力回拉,迅速降低身体重心,顶住甲的动作。
4.战术应用
在实战中,先推顶乙,待乙回力顶时,右手直接插进乙的左腋下使用大腰动作。
3.1.5内股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左手抓乙的右袖,右手抓乙的左前领(或后领),两手先推拉乙,使乙的两脚站在一条线上。
(2)左脚向右侧右脚后移动,右脚向乙的两脚之间的方向迈步,右手向自己方向提拉,左手向左后方拉,使乙向前失去平衡。
(3)左脚靠近右脚脚跟,身体左转,两手继续拉。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腿插进乙的两腿之间,用右腿后部或右膝的后部向乙的左膝内侧利用左腿的向上弹力撩举,使乙以右腿为轴,向右前方摔倒(图3. 18~图3.22)。
.jpg)
2.技术要领
(1)在拉乙时,要把自己的右胸部、右臀部和乙的上半身的下腰部分合严。
(2)左脚有一个背步的动作,尽量将乙的身体重心拉出其支撑面。
(3)在撩举动作前,自己的重心要降低,左腿可屈膝。
(4)也可先将左脚插入乙的两脚之间,然后右腿从左脚前迈过,身体大幅度地左转,直接将右腿插入乙的两腿中使用内股动作。
.jpg)
3.化解与反攻
甲进攻,乙的右手用力回拉,腰部前挺,迅速降低身体重 可用左腿下压乙的右腿并用身体向左侧挤压乙。
4.战术应用
(1)在乙的上体前倾后要上抬时:两手先猛力向下拉乙.使乙身体前倾,此时乙一般会为保持稳定而抬上体。利用此时的机会,甲两手放松后再猛力向自己方向提拉乙,采用内股动
作摔倒乙。
(2)在乙迈出左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上步向前推顶乙,迫使乙后退,然后右手放松,当乙迈出左脚时,乘机使用内股动作。
(3)在乙后退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当乙后退右脚,身体重心要移动的瞬间,甲的右脚向乙的两脚前迈步,右手提,左手拉,左脚跟步靠近自己右脚跟的同时换脚,随之转体使用内股动作。
3.1.6.,小内刈
1.动作过程
(1)甲右架,乙左架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前领,左手抓乙右袖,右脚向乙的两脚前迈进一步,左脚跟步成侧身姿势,同时右手向乙的右腿方向下按并前推,左手也下拉,使乙的身体重心移至右脚上,并向右后方失去平衡。
(2)甲左脚跟步后靠近右脚并支撑身体重心,用右脚掌部勾住乙的右脚根的内侧横着划勾(稍有向乙的脚尖方向的勾),两手抓紧乙并配合向乙右后方猛推,将乙向后方摔成仰卧姿势(图3. 23~图3.26)
2.技术要领
(1)甲的身体前倾,腰和腿一般要伸直,右脚向内翻,用脚的外侧擦着垫子从乙的右脚内侧勾住乙的脚跟。
(2)两手的按和推的动作要和腿上的动作配合好,按的目的是使乙的身体重心落在其右腿上,推的目的是配合腿上的划勾用力,若只是推或只是勾或推的方向不对,都很难摔倒乙。
(3) -般来说,当乙的两脚之间的横向距离较大时,用小内刈动作比较适合。
.jpg)
(4)使用小内刈动作,带有向前冲击的动作时,右手也可配合腿的划勾采用自下而上抵住乙的下颚并向里拧的手法。
(5)在实战或比赛中,也可采用小内刈卷入的方法,即将右腿伸人乙的两腿之间并从后勾绊住乙的右腿,同时降低身体重心,用右肩和右肋部紧抵住乙胸腹部,用右手从外向里抱住乙的右腿(或者不抱),全身向前倾倒,摔倒乙。
3.化解与反攻
甲进攻下按乙,乙全力上抬右侧身体并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腿上抬摆脱甲的勾摔。
4.战术应用
(l)在乙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后退并用抓住乙的右袖的左手向自己方向拉乙,迫使乙迈出右脚,在乙的右脚将要落垫的瞬间,甲使用小内刈动作摔倒乙。
(2)当乙的右脚横向迈出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将左脚横向迈步,右脚稍随之移动,此时身体应稍向左边侧位,不要用身体正面对着乙身体正面,使乙的右脚随着迈出,甲在乙的右脚将要落垫的瞬间,使用小内刈动作摔倒乙。
(3)当乙前屈上体后又要伸直时:甲先用猛力下拉的方法使乙向前屈体,然后双手放松,利用乙上抬身体的瞬间使用小内刈动作。
3.1.7巴投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前领,左手抓乙的右袖,两手先推顶乙,利用乙回顶的瞬间,右脚向乙的两脚之间迈进一步,两手同时向自己方向平着猛拉,使乙向前失去平衡。
(2)右脚滑步向乙的两腿深处插入,身体迅速下沉并后倒,用右脚支撑身体,左脚掌蹬在乙的右下腹部。
(3)用左脚蹬起乙,两手继续平着向自己方向拉,在乙即将从自己头前滚翻过去的瞬间,左手有一个向内旋转的动作,左腿与两手配合用力,将乙摔在头前(图3. 27~图3.31)。
.jpg)
.jpg)
2.技术要领
(1)在乙即将从自己头前滚翻过去的瞬间,甲的左手有一个向内旋转的动作,目的是使乙的右臂向内移动,使乙的右肩向左旋转,并且使乙不能用右手撑垫,以利于乙顺利向前
滚翻。
(2)甲的右脚要滑着向乙的两脚深处插入,后倒时臀部要贴着自己的右脚跟处,腰部下沉,以利于右腿用力蹬地,左脚快速蹬举。
(3)甲双手平拉,而不要向自己怀里拉,否则不易将乙摔过去。
3.化解与反攻
甲下沉身体蹬乙,乙的身体向左侧横移,并快速降低身体重心,用力回拉右臂,摆脱甲拉蹬。
4.战术应用
当乙后退又向前顶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先向前顶推乙然后两手放松,等乙回顶的瞬间,甲顺势平拉,使用巴投动作。
3.1.8体落
1.动作过程
(1)甲右架,乙平行站立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前领,左手抓乙右袖,右脚上步移至乙两脚前,左脚稍跟步,右手上提,左手抬起肘臂向上拉,使乙的身体重心移向右前上方。
(2)甲身体左转并降低身体重心,左脚背步落于乙左脚前或乙左脚外侧,右脚迅速移至乙右脚外侧并稍从膝关节处弯屈,两人左脚成交叉。
(3)左右手顺势向前下方拉,右腿有一个从弯屈到绷直的过程,全身配合用力,将乙向前转体摔倒(图3. 32~图3.35)。
.jpg)
2.技术要领
(1)甲两手开始先向上向自己方向拉,然后在转体后配合腿的动作向前向下拉,拉的力量要脆,有抖腕的动作。
(2)右脚应水平移至乙的右脚外侧,两脚为同一方向并成交叉。
(3)甲在发力摔时,要挺胸而不要弯腰。
(4)左脚尽量移至乙的左脚外侧,用来给乙留出前滚转体摔出的空间。
3.化解与反攻
甲转体时,乙的身体迅速下降,并用力回拉右臂,抗力阻止甲的体落动作。
4.战术应用
当乙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向前迈步推顶乙并突然放松,待乙回顶甲时,利用乙向前移动的惯力,用左手抓乙的右袖向右上方拉,迫使乙的右脚向前迈步,此时甲要抓住这一瞬间,使用体落动作。
3.1.9扫腰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前领(或后领)向上提,左手抓乙的右袖向自己方向平拉,同时右脚上步落至乙两脚前,使乙向右前方失去平衡。
(2)左脚背步移至乙左脚前,将自己的右后腰与乙的下腹部贴紧,左手用力拉。
(3)甲用左腿支撑身体重心,右腿向后撩举乙的右腿,将乙向前摔倒(图3. 36一图3.39)
2.技术要领
(1)甲的腰部插入得不要太深,腰的作用是在乙向前失去重心时将乙浮起来,利用右腿撩举乙的右腿,将乙向前摔倒。
(2)左手在开始时是平拉,在转体填腰时是向前下方拉,利用拉的力尽量使乙的身体倒在自己的腰上,自己的腰部包括身体右侧应和乙的上体合严。
(3)利用扫腰的要领,使乙失去平衡后以大腿为支点将乙摔倒则称为“大车”。
.jpg)
3.化解与反攻
当甲拉手转腰进攻时,乙用力回拉右臂的同时迅速降低身体重心,可用左腿勾绊甲的左腿,阻止或摔倒甲。
4.战术应用
(1)当乙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向前迈步推顶乙并突然放松,待乙回顶甲时,利用乙向前移动的惯力,用左手抓乙的右袖向右上方拉,迫使乙的右脚向前迈步,此时甲要抓住这一瞬间,使用扫腰动作。
(2)假动作引导: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左脚先向乙的左脚前迈步,使乙认为甲要左边进攻而向左侧移动,甲趁势以左脚为轴,身体右转,直接将右腿放在乙的右腿前,使用扫腰动作。
3.1. 10出足扫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右手抓乙的左前领,左手抓乙的右袖,甲迈出左脚落在乙的右脚前,右脚稍退步并和身体向右转成侧体。
(2)甲左手将乙向其脚尖方向向下拉,使乙的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右手向后方提推对方,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用左脚掌贴在乙的右脚外踝处并横向扫踢,左手拉,右手配合推拉,将乙摔倒(图3. 40~图3.43)。
2.技术要领
(1)左脚掌贴在乙的右脚外踝处并横向扫踢,左手和右手要配合拉推。
(2)在乙上右步即将落垫的瞬间进行扫踢较为适合,因为当乙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后,再扫踢就错过了最好时机;若扫踢得过早,乙就会利用左腿支撑,抬起右腿躲闪掉。
.jpg)
3.化解与反攻
当甲左手拉时,乙抗力并避免迈出右脚。
4.战术应用
当乙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向前迈步推顶乙并向后退步诱使乙向前迈出右脚,在乙的右脚即将落垫的瞬间,甲使用出足扫动作摔倒乙。
3.1. 11送足扫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前领,左手抓乙的右袖,甲先向右侧横移步,促使乙向左侧迈出左脚,自己的右脚向同侧移步。
(2)当乙准备把右脚向左侧跟步时,右手上提,左手推提,使乙身体重心升高(浮起),用右脚掌贴在乙右脚踝侧并顺势横向扫踢,左手配合下拉,将乙摔倒(图3. 44~图3.46)。
.jpg)
2.技术要领
(l)尽量不要与乙正面组合,而要稍错开偏向左侧,当乙向左侧移动时,与乙拉开一定距离,再立即跟上顺势扫踢。
(2)扫踢时,腰、腿不要弯曲,要用左脚掌外侧用力,腰要顺势转动以配合用力。
(3)左手斜向下(有一定的弧线)把乙的右肘向左前方推送,右手顺势向上提。
3.化解与反攻
乙在移动时,两脚尽量不要并排,在甲进攻时,快速将重心移至左腿,抬右脚化解掉。
4.战术应用
当乙转体迈出左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左脚先向斜前方移动,同时用右手的提拉促使乙的左脚向左前方迈步而使身体右转,右脚向左脚并拢。甲则趁势用左脚
扫踢。
3.1. 12肩车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前领,左手抓乙的右袖,甲先向前推顶乙,待乙回顶时,甲顺势用左手平拉乙,同时迅速降低身体重心,右脚上步落在乙的右
脚前,左脚跟步,右肩插进乙的右腋下,用右手抱住乙的右大腿,身体侧对乙,使乙向前失去平衡。
(2)左手继续下拉,蹬腿发力,用后背的中部扛起乙,身体向左侧倾斜的同时,右臂配合上掀乙的右腿,将乙摔倒在左侧(图3. 47~图3.50)。
2.技术要领
(1)甲下蹲插肩时,要使乙的大腿紧挨着自己的右颈部。
(2)左手在开始时是平拉,然后过渡到向前下方拉。
(3)尽量利用左手拉的力使乙失去平衡向前倾,身体顺势下降扛起乙,避免去“钻”。
(4)两腿下蹲时,要挺胸,不要弯腰,不要蹲“死”。
(5)在实战或比赛中,也可将右腿跪垫。
.jpg)
3.化解与反攻
乙迅速下沉身体,同时右腿用力向后蹬,用身体的重量将甲压趴下。
4.战术应用
当乙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向前迈出推顶乙并向后退步诱使乙向前迈出右脚,在乙的右脚即将落垫的瞬间,甲使用肩车动作摔倒乙。
3.1. 13钓插腰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前领,左手抓乙的右袖,甲先向前推顶乙,待乙回顶时,甲顺势用左手平拉乙,右手向上提拉,使乙向前失去平衡。
(2)迅速降低身体重心,右脚上步落在乙的右脚前,左脚背步,右前臂抵住乙的左胸上部,将腰插进,贴紧乙身体。
(3)左手继续拉,右手上顶,蹬膝发力,左转腰将乙摔出(图3. 51—图3.54)。
.jpg)
2.技术要领
(1)和大腰的动作相似,只是右手的方法不同,右手要抓乙的左前领用力向上撑。
(2)腰部要放低,左手用力拉,用右后背部和乙的前体正面贴紧。
3.化解与反攻
乙迅速下沉身体,回拉右臂,阻止甲的进攻。
.jpg)
4.战术应用
当乙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向前迈步推顶乙,并向后退步诱使乙向前迈出右脚,在乙的右脚即将落垫的瞬间,甲使用钓插腰动作摔倒乙。
3.1. 14袖钓入腰
1.动作过程
(1)甲方右架,乙方平行站位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袖,左手抓乙的右袖,甲先向前推顶乙,待乙回顶时,甲顺势用左手平拉乙,右手向上提拉,使乙向前失去平衡。
(2)迅速降低身体重心,右脚上步落在乙的右脚前,左脚背步,右手转向下拉,将腰插进,贴紧乙的身体。
(3)左右手继续拉,蹬膝发力,左转腰将乙摔出(图3. 55—图3.57)。
2.技术要领
(1)和钓插腰的动作相似,只是右手的方法不同,右手要抓乙的左袖用力前拉。
(2)腰部要放低,左手用力拉,用右后背部和乙的前体正面贴紧。
(3)左手也可抓乙的右前领。
.jpg)
3.化解与反攻
乙迅速下沉身体,回拉左右臂,阻止甲的进攻。
4.战术应用
当乙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向前迈步推顶乙并向后退步诱使乙向前迈出右脚,在乙的右脚即将落垫的瞬间,甲使用袖钓入腰动作摔倒乙。
3.1. 15支勾插足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领,左手抓乙的右袖,甲先向前推顶乙,待乙回顶时,甲顺势上右脚落在乙的左脚前,身体左转,用左手拉乙,右手向上提,使乙的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尖上。
(2)用右脚支撑身体重心,用左脚内侧向乙的右脚腕处用力扫踢,身体继续向左后方拧转,同时两手用力把乙向左后方提拉,将乙摔倒(图3. 58~图3.61)。
.jpg)
2.技术要领
(1)左脚内侧向乙的右脚腕处用力扫踢时,腰、腿不要弯曲,双手不要直着向下拉,右手要提拉,左手要抬肘,展胸、平拉转动。
(2)甲乙双方也可以做左实战姿势组合,用左脚扫踢完成支钓抽足动作,而且从它改变成其他动作或连络技比较容易。
(3)在进行扫踢时,身体尽量贴近乙,不要离乙太远,应用右脚上步来调整两人之间的距离,当乙上右步或退右步又向前迈出右脚时是使用支勾插足动作的较好时机。
.jpg)
3.化解与反攻
乙迅速下沉身体,回拉右臂,同时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抬起右脚化解掉甲的进攻。
4.战术应用
当乙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向前迈步推顶乙并向后退步诱使乙向前迈出右脚,在乙的右脚即将落垫的瞬间,甲使用支钓插足动作摔倒乙。
3.1. 16小外刈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领,左手抓乙的右袖,左脚上步落至乙的右脚外侧,右脚向自己的左脚后移动,右手上提,左手下拉,身体随之右转,使乙的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
(2)右脚向左脚跟处稍垫一步,支撑身体重心,左脚脚掌贴在乙的右脚后跟处,用右手紧紧顶住乙,左手继续下拉,左脚向乙的右脚前方拨举,将乙摔倒(图3. 62~图3.64)。
.jpg)
2.技术要领
(1)在左脚向乙的右脚前方拨举时,要利用两手的提拉动作使乙失去平衡,腰部要挺直,身体尽量贴近乙,右脚不要离乙太远。
(2)左脚上步落至乙的右脚外侧时,乙为躲避被摔会向左侧移动身体重心,尽量抬起右腿,此时甲左手猛下拉,右手的拉提应及时配合,左脚随乙的右腿向上抬举,使乙不能
摆脱。
(3)小外刈和出足扫的区别在于:小外刈是当乙的身体重心移落到脚跟上,向后失去平衡时做拨举;出足扫是当乙的身体重心移到迈出的右脚的一瞬间做扫踢的动作。
(4)利用小外刈的要领,勾住乙的脚,用上体的冲力将乙摔倒,则称为“小外挂”。
3.化解与反攻
乙向左侧移动身体重心,抬起右腿,化解掉甲的进攻。
4.战术应用
(1)当乙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向前迈步推顶乙并向后退步诱使乙向前迈出右脚,在乙的右脚即将落垫的瞬间,甲使用小外刈动作摔倒乙。
(2)当乙后退左脚时: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乙的左脚后退,身体重心还在右腿上时,甲使用小外刈动作摔倒乙。
3.1. 17带躯翻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左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左手抓乙的右领向左下方拉,右手抓乙的左中袖向左侧推拽,使乙身体右转。
(2)用左手从乙的左侧颈部及背部穿过,抓住乙的后腰带,同时右脚插入乙两脚之间,下沉腰臀部。
(3)左脚插入乙的两腿间并向上扬起乙的右大腿内侧,身体后倒,左手继续拉,将乙从头上摔过(图3. 65~图3.69)。
2.技术要领
(1)右手抓乙的左中袖向左侧推拽时,可利用乙手腕回推力,用自己的右臂将其腕部夹住。
(2)左手抓住乙的后腰带时,要用左肘部下压乙的背部。
.jpg)
(3)为能利用上乙的回顶力,在使用带躯翻前可先向前推顶乙。
3.化解与反攻
在被甲抓住后带时,乙可快速用右手抱住甲右腿,将甲摔倒。
4.战术应用
甲先向前推顶乙,待乙回顶时,甲使用带躯翻摔倒乙。
.jpg)
3.1. 18外卷人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右手抓乙的左领,左手抓乙的右中袖,甲用力向左侧推拽,待乙回顶时,左手趁势右侧推拽,将右手臂经乙的右肩部伸出,用右侧身体紧挨乙的右侧身体。
(2)左手猛向左侧下方拉,并用右腿别住乙的右腿,身体左转,向左后方甩脸,利用身体的卷、拧的力量摔倒乙(图3. 70—图3.72)。
2.技术要领
(1)用右侧身体紧挨乙的右侧身体,中间尽量不要有空间,否则,很容易被反攻。
(2)左手猛向左侧下方拉的同时,可用右腿别住乙的右腿并向后上方撩举。
3.化解与反攻
乙用力向后挣脱右臂,并用左腿勾绊乙的左腿,向左侧摔倒乙。
.jpg)
4.战术应用
(1)当乙左脚迈出时:甲乙双方以左实战姿势组合,甲左手抓乙的右领,右手抓乙的左中袖,甲用力向右侧推拽,待乙回顶,左脚迈出时,右手趁势左侧推拽,将左手臂经乙的左肩部伸出,用左侧身体紧挨乙的左侧身体,使用外卷人动作。
3.1. 19裹投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领,左手抓乙的右中袖,甲用右手推开乙的左臂,上右脚于乙左脚外侧,左脚跟步,用右臂环抱乙腰。
(2)甲屈膝,迅速降低身体重心并用左手辅助抱乙的腰或抓住乙的右侧带,身体后倒的同时蹬腿发力,身体在即将触垫时右转,将乙摔出(图3. 73~图3.76)。
.jpg)
2.技术要领
(1)在抱住乙腰时,要降低身体重心,身体与乙身体贴紧;
(2)发力蹬腿时,不要让乙用腿勾绊住自己的腿,否则动作容易失败。
3.化解与反攻
乙迅速降低身体重心,并用右腿从外勾绊住甲的左腿。
4.战术应用
当乙使用内股或大外刈时:乙右实战姿势抓甲,当乙出右腿使用内股或大外刈时,甲降低身体重心,用力顶住乙的发力,同时身体左转,使用裹投摔倒乙。
.jpg)
3.1. 20谷落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的右手抓乙的左领,左手抓乙的右中袖,甲稍右转身体,左手猛拉乙的右袖,同时抬起右腿,使乙误认为甲要使用内股或是大外刈之类的动作,
乙则身体迅速向后挣脱。
(2)甲乘机将右腿别在乙的左腿后,右手向右下方拉,左手向右上方抬挤,身体向右后方倒,将乙摔倒(图3. 77~图3. 78)。
2.技术要领
(1)用右侧身体紧挨乙的左侧身体,左手一定要向右下方猛拉。
(2)谷落的变化:甲用右手抓住乙的右小袖向右侧拉的同时,将左臂从内插进乙右腋下,同时左腿上步落至乙的右腿后,身体争取与乙在一条直线上,身体向左后方倒,将乙摔倒。
.jpg)
3.化解与反攻
乙迅速抽出左腿,还可以迅速将左腿别在甲的右腿后,用谷落反击甲。
4.战术应用
(1)当乙使用内股、扫腰动作时:当乙从左实战姿势开始进攻,使用内股等动作时,甲迅速用右手抱住乙的腰部,下降身体重心,将右腿迈落至乙的右腿外侧,同时身体向右侧方向倒去,将乙摔倒。
(2)当乙迈出右脚时:甲乙双方以左实战姿势组合,甲向前迈步推顶乙并向后退步诱使乙向前迈出右脚,在乙的右脚即将落垫的瞬间,甲使用谷落动作摔倒乙。
(3)直接使用谷落很容易被对方反攻,应结合内股等假动作一起使用。
3.1. 21双手刈
1.动作过程
甲乙左势站立。甲上左步于乙的两腿之间,右脚跟步,同时两臂分别插向乙的左右大腿外侧,并环抱乙的腿部,同时胸部与乙的腿部贴紧,向前方冲顶,将乙摔倒(图3. 79~图3. 81)。
.jpg)
2.技术要领
(1)甲尽量抱住乙两大腿根处。
(2)抱乙双腿时,身体尽量与对方腿部贴紧,否则易被反攻。
(3)两手臂环抱对方双腿,用肩部向前冲顶。
3.化解与反攻
当甲抱双腿时,乙向后蹬双腿,同时身体向下压甲,迫使甲放弃。
4.战术应用
在双方还没有互相抓握时:甲迅速降低身体重心,用双手刈摔倒乙。
3.2寝技
3.2.1袈裟固
1.动作过程
(1)使乙成仰卧姿势,从其右侧开始进攻。用左臂抱住乙的右臂夹在左腋下,用右臂从乙的左肩上插进抱住乙的颈部,右手抓其后领(崩袈裟固时是右手在乙的左腋下撑地或是抓住后衣领)。
(2)双膝稍弯曲,右脚前贴在乙的右肩下部,左脚后撤并用脚掌内侧着垫,抱紧双臂,身体重心移到乙的右腰处,挺胸,用自己的右腋下部压住乙的右侧胸部(图3. 82)。
2.技术要领
(1)搂紧乙的右臂,不让其挣脱掉,可用左腋夹住其右手腕。
(2)右手可将乙的头部向自己的方向扳离垫子,不让乙用头撑垫而借力反攻。
(3)臀部要着垫,身体重心不能过多地压在乙的身上。
(4)枕袈裟固:右手从乙的左颈下插入,抓住乙的右后领,左侧肋部压紧乙的左肩和颈部,把左手插进乙的右腋下.抓住自己左膝附近的裤子或左手按垫,把乙的头部放在自己的左大腿上,像枕头似的放好压住(图3. 83)。
.jpg)
(5)后袈裟固:把乙的右臂夹住,把左侧腰部贴压住乙的右肩部,两腿撇开,臀部着垫,左手插入乙的左腋下,肘着垫,抓住其左横带,将乙压在垫上(图3. 84)。
3.2.2上四方固
1.动作过程
(1)乙仰卧,甲跪在乙的头部上方,两手分别从乙的两腋下插入,抓住乙的腰带,用两膝夹固住乙的头部,上体趴在乙的上体上。
(2)两手用力下拉,两肘夹紧,头偏向一侧,用胸和头压住乙(图3. 85)。
.jpg)
2.技术要领
(1)为了使身体重心降低,可把两脚尖竖起,尽量用腹部压住乙的脸部。
(2)胸部紧贴乙的胸部,两臂收紧,要始终保持自己身体和乙的身体在一条直线上。
(3)在实战或比赛中,两腿可分大趴在乙的上体上,用胸或腹部压住乙。
(4)崩上四方固:和上四方固的姿势大致相同,只是右手从乙的腋下插入,四指朝里抓住乙的后领,抱紧其右臂。左手从乙的左肩下插入,从背后抓住其左横带。
3.2.3横四方固
1.动作过程
(1)乙仰卧,甲在其左体侧伏倒,甲把左手插入乙的两腿之间,拇指朝内抓住乙的右横腰带,右手由乙的左肩上插入其颈下,拇指朝上抓住其右横领。
(2)双膝弯曲,右膝顶住其左腋下,左膝顶住乙的左腰部,下沉腰部,两脚尖放平,双臂收紧,用胸腹部压住乙(图3. 86)。
.jpg)
2.技术要领
(1)两臂要拉紧,两膝弯曲在乙的左体侧贴紧,右腿也可伸直。
(2)上体不能过分地压在乙身上,否则容易被反攻。
3.2.4肩固
1.动作过程
(1)乙仰卧,甲在其右体侧,上体俯卧,用右臂从乙的左肩上经颈下抱住乙的右肩和颈部,左手和右手合抱在一起。
(2)右腿弯曲,用右膝向乙的右下腹部顶住,左腿向侧面伸直,固紧乙(图3. 87)。
2.技术要领
(1)抱紧乙的右肩和颈部,不能使其右臂抽出。
(2)右腿尽量不要伸直,以免被乙勾住腿。
.jpg)
(3)也可右腿在前,左脚在后,两腿大幅度撇开。
3.2.5纵四方固
1.动作过程
(1)乙仰卧,甲成骑马姿势俯卧在乙身上。
(2)用右臂从乙的左肩上经颈下抱住乙的右肩和颈部,左手和右手合抱在一起,固住乙的上体。
(3)用两腿夹住乙的身体,在乙的臀下部把两脚脚尖扣起来,展开两膝,固定住乙的两腿(图3. 88)。
.jpg)
2.技术要领
(1)上体俯下,让其摆脱控制。右肩向上顶,一定要固住乙的肩部和颈部,不能让其摆脱控制。
(2)用自己的两腿从下向两侧撑开乙的两腿,限制住乙腿上的动作。
(3)可用右臂从乙的右肩上插到其背部,用拇指朝内抓住其后腰带,迫使乙的右臂向上伸直。
(4)可用左手抓住自己的右衣领辅助固定。
(5)也可用右臂经乙的右肩抱住乙的颈部,并抓住自己的左横带。
3.2.6十字绞
3-2.6.1骑在乙的身上
1.片十字绞
甲成骑马姿势骑在乙的腰上,两腿夹紧乙的躯干,两手在乙的颈前交叉,一手拇指朝内,另一手拇指朝外,握乙两侧衣领深处,两手用力拉紧,上体前倾,用全身的重量压住乙的颈部两侧进行绞技,迫使乙认输(图3. 89)。
.jpg)
2.逆十字绞
甲成骑马姿势骑在乙的腰上,两腿夹紧乙的躯干,两手在乙的颈前交叉,两手拇指朝外,其余四指朝内,握乙两侧衣领深处,两手用力拉紧,上体前倾,用全身的重量压住乙的颈部两侧进行绞技,迫使乙认输(图3. 90)。
.jpg)
3.并十字绞甲
甲成骑马姿势骑在乙的腰上,两腿夹紧乙的躯干,两手在乙的颈前交叉,两手拇指朝内,其余四指朝外,握乙两侧衣领深处,两手用力拉紧,上体前倾,用全身的重量压住乙的颈部两侧进行绞技,迫使乙认输(图3. 91)。
.jpg)
3.2.6.2在乙的侧面时
当乙采取左侧卧位(左肩在下)时,甲用胸部压住乙的右肩,左手从乙的右腋下插入,四指朝内,握住乙的左衣领深处,左膝在其左侧撑地,右脚立起。右手拇指朝内,握住其右衣领深处,从侧面用上体压住乙,同时两手用力进行并十字绞。
3.2.6.3在乙的下面时
甲在乙的下面,用左手从乙的右腋下插入,抱住乙的右臂,四指朝内,握住乙的左衣领深处,同时用右手拇指朝内,握住乙的右衣领,用两脚蹬住乙的两腿,两臂用力拉,使上体和乙的身体贴紧,进行并十字绞(图3. 92)。
.jpg)
3.2.7裸绞
1.动作过程
(1)乙盘腿坐或采取伸腿坐立姿势,甲的右膝跪立在乙的背后,用左手从乙的左肩上伸出,向前面的颈部插入,用内侧腕部贴紧其喉部,右手手背朝上从乙的右肩上伸出和左手扣紧。
(2)把左脸部贴在乙的右脸上,身体重心下沉,上体向乙头的后部用力压,迫使乙的头前屈,两手用力向后拉进行裸绞(图3. 93)。
.jpg)
2.技术要领
两臂用力拉紧,让乙向后失去平衡,使乙成不稳定姿势,用左肩压其头后部向前屈。
3.实际应用
(1)趴在乙的背上时:乙俯卧,甲从后面用两手从乙的两侧腋下抓住衣领,用两腿夹住乙的两大腿,下沉腹部,两腿向上勾起,使乙的背部被挤压并感到难受,两手向乙的两侧颈部插入,把左前腕部贴在乙的喉部,与右手扣住。挺胸仰上体,拉紧双手进行裸绞。
(2)在乙的身上时:乙仰卧,甲趴在乙的身上,当右腿被乙夹住时,用左手从乙的颈后部向深处插进,抓住乙的右横领,使其上体的摆动不能自如,自己上体向上抬,把右臂插进乙的左肩上,用左手抓住自己的右袖口。把乙的左臂和右膝固定住,用右前腕的手指尖向乙的喉部前插入,拉紧双手进行裸绞。
3.2.8送襟绞
1.动作过程
(1)乙伸腿坐立,甲在其背后,从右腋下插入,抓住右前领拉紧,左膝跪垫,右膝屈立,右手从乙左肩上伸到颈部.前面拇指朝里抓住其右衣领深处,右手换抓乙的左前领。
(2)甲把左脸贴在乙的右脸部,把上体贴紧乙背部,左手拉,右手向下拉做送襟绞(图3. 94)。
.jpg)
2.技术要领
(1)左臂的肘尽量不要离开乙的左肩,否则很容易被乙用左手推开并逃脱。
(2)左手拉的方向是向左,并用内侧腕部挤压乙的喉部,而右手拉的方向不能向右,而是向下。
3.实际应用
(1)在乙的背后时:被乙压成背部着垫时,用两手从乙两腋下抓其两前领,并从背后用两腿夹住乙的两大腿的上部,右手从乙的右肩上抓住其左前领,左手抓住其右前领,身体向后仰,两手拉紧绞住乙。当乙两手紧护住两前领时,可先用左手拉开乙的左手,将右手插进去,再进行送襟绞。
(2)当乙俯撑,甲在其身后时:甲用身体压住乙,移至其左侧,用右手插入其右腋下,抓住其左前领,用左手从乙的左侧颈部插入抓住其右前领,身体向前移动,同时向前迈出右脚,左脚后拉,上体前倾,身体重心前压并向右稍转动,不让乙起来,用右侧腰部贴压住乙的左侧颈部,两手拉紧使用送襟绞。
3.2.9片羽绞
1.动作过程
(1)乙伸腿坐立,甲在其背后,左膝跪垫,右膝屈立,用左手把乙的左臂抬起并控制在自己的胸前,右手从乙的右肩上伸到颈部前面,拇指朝里抓住其左衣领深处(图3. 95)。
.jpg)
(2)左手腕和手指伸直,手背朝外推着乙头后部,右腿随着身体左转,在乙的身体后面扭转着拉,进行片羽绞。
2.技术要领
上体要和乙的头部贴紧,将乙的左臂向上抬并与自己的胸部贴紧。
3.实际应用
(1)在乙的背后时:被乙压成背部着垫时,用左手把乙的左臂抬起并控制在自己的胸前,使用片羽绞动作。
(2)在乙的身下时:右手四指朝里抓住乙的右前领,右手腕贴在乙的喉部,用肘顶着乙颈部,左手在乙的颈部、手背朝上用力将乙向自己的右臂方向拽,同时右臂用力拉进行片羽绞。
3.2. 10腕缄
1.动作过程
(1)乙仰卧,甲在乙的身体右侧,甲用左手拇指朝下抓住乙的左手腕,将自己的身体趴在乙身上,迫使乙的左臂屈并压住左肩外侧。
(2)用右手从乙的左肘下插入,用自己的手从上面抓住自己的手腕,左手向自己身体方向用力拉,在右手压的同时,把乙的肘关节反别住,为反关节技(图3. 96)。
.jpg)
2.技术要领
(1)要用上体将乙的上体用力压住,而且要把乙的左肩固定住,这样才能反别住其肘关节。
(2)甲可与乙的身体搭成十字形。双手反别乙时,两手可边拉边拧。
3.实际应用
在乙体侧时:乙仰卧,甲在其左体侧,用左手拇指朝下抓住乙的右手腕,将身体俯压在乙的身体上并将右臂朝内侧压弯曲,右手从乙的右肩下插入,从上面抓住自己的左手腕,把乙的右肘边压边拧,尽量将乙的小臂和大臂别成90度,成反关节技。
3.2. 11腕挫十字固
1.动作过程
(1)乙仰卧,甲在乙的身体左侧,甲用两手抓住乙的左手腕,向上拉提,用左脚尖蹬在乙的腋下,右膝弯曲,臀部接近脚后跟成蹲的姿势,同时右腿压住乙的颈部和面部并向乙的右肩上伸直贴紧。
(2)用双膝夹住乙的左臂,挺起下腹部,身体向后仰,用双手拉紧乙的手臂固定住成腕挫十字固(图3. 97)。
.jpg)
2.技术要领
(1)在后仰时,臀部尽量靠近乙的左肩,用两膝夹紧乙的左臂,挺腹向上,使乙的肘关节被反别。
(2)若乙用左手抓住他自己的衣领,再用右手抓住左手腕,甲可用右手把乙的左臂挎起,抓住自己的衣领,身体向后倒,将乙的左臂拉直。
3.实际应用
(1)当乙俯撑,甲在其身后时:甲用身体压住乙,两脚从乙两体侧插在乙的腹下,右手从内插进乙的右臂内并向上拉起,同时左腿从乙的头前迈过,落在乙的右肩前,此时有两种
方法,一种是身体后倒,将乙拉翻成仰卧;使用腕挫十字固控制住乙;另一种是身体向左侧前方滚翻过去,用左腿将乙挑翻成仰卧,使用腕挫十字固控制住乙。
(2)在乙的身下时:甲成仰卧姿势,乙在上面进攻甲,乙用右手从甲两腿间插入,抓住甲的领,此时甲用两手抓住乙右臂,将左腿迈向右侧,左小腿放在乙的脸上,同时身体右转成俯卧,两手将乙的右臂拉直,使用腕挫十字固控制住乙。
3.2. 12腕挫腕固
1.动作过程
(1)乙成仰卧,甲在乙的身体右侧,乙用左手抓甲的右衣领,甲将乙的左手腕固定在右肩上并用右颈部夹紧固住。用右手掌压在乙的左肘上。
(2)甲用双手抱住乙的左臂肘关节处向左侧绕圆形往自己身体方向拉,身体稍左转,用右腿压在乙的腹部,用腕挫腕固控制住乙(图3. 98)。
2.技术要领
(1)当乙伸左臂欲抓自己衣领时,要主动把自己的上体下沉,用颈部把乙的右手夹住,用右手控制住乙的左臂后,身体再抬起,把乙的右臂拉直。
(2)要用右腿压在乙的腹部,以防乙抬起身体而逃脱。
3.实际应用
当乙成仰卧,甲在乙身体右侧时,按动作过程进行实际应用。
.jpg)
3.2. 13腕挫腋固
1.动作过程
(1)甲乙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用左手(拇指朝下)抓住乙的左手腕,右手(拇指向下)也抓住乙的左手腕。
(2)甲在两脚后退的同时,把乙的左臂向前拉直,同时身体左转,用右腋部夹住乙的左臂。
(3)降低身体重心,屈膝,用反关节的方法固住乙左臂(图3. 99)。
2.技术要领
(1)甲夹住乙左臂时,使其手腕的方向是小指朝上,这样才能别住乙的肘关节。
(2)甲不要将乙的左臂过分向深处夹,应用右肘正压在乙的左肘上。
(3)甲在使用此技术时,不要离乙太近,将乙的左臂拉直后,要主动后退一两步,使乙的身体向前失去平衡,这样就容易固住乙。
(4)乙身体下沉,右手撑地时,甲要随着降低身体重心,可单膝跪地,将乙的左手腕向上抬。
.jpg)
3.实际应用
在站立摔时按照动作过程使用腕挫腋固。
3.3连络技
在现代柔道比赛中,由于双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使用一种技术很难将对手摔倒,连络技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组合在一起,以使对手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连续使用进攻技术常用在投技与投技的组合中,使用者先使用第一种技术,对方一般会向反方向抵抗防守,进攻者则立即使用第二个或第三个动作。
本书中的连络技均是以右侧方向的进攻技术为例,即以右实战姿势开始。如:小内刈+双手背负投,进攻者以右实战姿势开始,右手抓对方左领,左手抓其右袖,先使用小内刈进攻对方,对方防守向反方向(前方)用力抵抗,进攻者则使用双手背负投。以下所有连络技均是进攻者使用第一个动作,防守者则向进攻者进攻方向的反方向用力抵抗,进攻者则使用第二个动作摔倒对方。
连络技的组合方法一般有:投技与投技组合;投技与寝技组合;前后技术组合;上下技术组合;左右技术组合。
3.3.1自己连续进攻的连络技
1.单手背负投+小内刈(图3. 100~图104)
要领:做小内刈时,可用插入对方腋下的手臂按压住要勾绊的腿,使其不能逃脱。
.jpg)
2.小内刈+双手背负投(图3. 105~图3.110)
要领:做小内刈时可向前推挤对方,使对方反推时用双手背负投。
3.大内刈+双手背负投(图3. 111~图3.116)
要领:做大内刈时,可等对方抽腿时使用双手背负投。
.jpg)
.jpg)
4.大内刈+小内刈(图3. 117~图3.121)
要领:小内刈要向横的方向扫,身体向前扑倒。
5.大内刈+体落(图3. 122~图3.127)
要领:做体落时要迅速降低身体重心。
6.大内刈+大外刈(图3. 128~图3.133)
要领:做大外刈时要拉动对方,使其身体要与自己身体合严。
.jpg)
.jpg)
7.大内刈+内股(图3. 134~图3.139)
要领:在做内股时,抓对方小袖的手一定要拉紧。
.jpg)
8.大内刈+扫腰(图3. 140~图3.145)
要领:做扫腰时要拉动对方,使其身体要与自己身体合严。
.jpg)
.jpg)
9.体落+体落(图3. 146~图3.150)
要领:属同一方向的进攻,在两个体落之间可使用大内刈过度。
.jpg)
10.单手背负投+单手背负投(图3. 151~图3.155)
要领:在对方上体后仰,腰部下沉时,第二个背负投可以单膝跪地,如果在做第一个背负投时,对方向一侧躲闪,则不应再用第二个背负投,可以变换为大外刈。
.jpg)
11.内股+小内刈(图3.156—图3.159)
要领:内股接小内刈时要注意手上推挤动作的配合。
12.膝车+扫腰(图3.160~图3.163)
要领:膝车时可与对方身体故意贴紧一些,以适于使用扫腰。
13.钓扫腰+大内刈(图3.164~图3.167)
要领:用向前提拉的两手换方向向后推成大内刈。
.jpg)
.jpg)
.jpg)
14.内股+体落(图3. 168~图3.171)
要领:两个动作连接时身体重心要快速下降。
.jpg)
15.大内刈+肩车(图3. 172~图3.176)
要领:做肩车时要快速降低身体重心,抓袖的手要猛回拉。
.jpg)
16.大外刈+肩车(图3.177图~3.182)
要领:做大外刈接肩车时,抓袖的手要猛回拉。
.jpg)
17.大内刈+单手背负投(图3.183~图3.187)
要领:做大内刈时,上手可不抓领。
18.大外刈+单手背负投(图3.188~图3.193)
要领:做大外刈时,上手可不抓领。
.jpg)
.jpg)
.jpg)
19.大内刈+巴投(图3.194~图3.199)
要领:大内刈可以反着做。
.jpg)
20.大外刈+小内刈(图3.200—图3.205)
要领:抓领的上手要配合小内刈的推挤动作。
21.大内刈+带躯翻(图3.206~图3.211)
要领:抓领的上手在做大内刈时要抓紧猛向下拉,以利于使用带躯翻。
.jpg)
.jpg)
.jpg)
22.大外刈+外卷入(图3. 212~图3.217)
要领:做大外刈时,上手可不抓领。
.jpg)
23.内殷+双手背负投(图3. 218~图3.221)
要领:做内股时身体不要贴对方太紧,以利于使用双手背负投。
24.内股+谷落(图3. 222~图3.225)
要领:谷落要利用对方后撤的力量。
.jpg)
.jpg)
25.扫腰+谷落(图3.226~图3.229)
要领:谷落时后移的速度要快。
26.大腰+谷落(图3. 230~图3.233)
要领:放在对方身后的手要迅速协助使用谷落向后拽拉。
27.大内刈+膝车(图3.234一图3.238)
要领:抓袖的手要猛向自己右侧方向拉。
.jpg)
.jpg)
.jpg)
28.单手背负投+外卷入(图3.239~图3.243)
要领:两个动作连接一定要快。
.jpg)
29.单手背负投+双手刈(图3.244~图3.248)
要领:做单手背负投时身体不要全部填进。
.jpg)

30.双手背负投+大外刈(图3.249~图3.252)
要领:做双手背负投时身体不要全部填进,重心不要降得太低。
31.内股+膝车(图3.253~图3.257)
要领:抓袖的右手要一直向自己右侧拉。
32.小内刈+巴投(图3.258—图3.263)
要领:小内刈可以从右实战姿势开始。
33.大外刈+大腰(图3.264~图3.268)
要领:抓袖的右手要一直向自己右侧拉。

34.大外刈+双手背负投(图3.269~图3.274)
要领:做双手背负投时要快速降低身体重心,右手要配合猛下拉。



.jpg)

3.3.2利用对手投技进攻转为自己反击的连络技
1.腰技移腰(图3. 275~图3.278)
对手右实战姿势开始,使用腰技(大腰或扫腰)进攻自己,自己迅速降低身体重心,顶住对手的同时挺腹将对方抱起,利用其反作用力将对手腰部向左侧移动,自己使用移腰技术摔倒对手。


2.大外刈一裹投(图3. 279~图3.284)
对手右实战姿势开始,使用大外刈进攻,自己闪开右腿,降低重心,将其抱起,使用裹投摔出对手。

3.大内刈一小外刈(图3. 285~图3.288)
对手使用右侧大内刈进攻,自己左腿用力顶住对手腿的勾绊,向左后方拧身,同时左腿向右侧横扫,使用小外刈摔倒对手。


4.内股一掬技(图3. 289~图3.293)
对手使用右侧内股进攻,自己用右手将对手的身体撑住,身体重心迅速下降,左手伸到对手两腿之间,同时挺腹向上方抱起对手身体,右脚向前挪动半步,上抬的左手将对手拽至自己的右腰部,使用掬投技术摔倒对手。


5.内股一体落(图3. 294~图3.298)
对手使用右侧内股进攻,自己左手撑住对手的右胸部,迅速降低身体重心,撤出左腿的同时将左腿快速移至对手左脚前,使用体落摔倒对手。
6.大外刈一双手背负投(图3. 299~图3.304)
对手使用左侧大外刈进攻,自己迅速抽出左腿,同时身体右转,降低重心,使用双手背负投摔倒对手。
7.小内刈一大外刈(图3. 305~图3.308)
对手使用左侧小内刈进攻,自己迅速抽出左腿,向前反别住对手左腿,左手拉、右手推,使用大外刈摔倒对手。



8.内股一谷落(图3. 309~图3.312)
对手使用右侧内股进攻,自己挺腹顶住,并迅速向左侧移动身体重心,左腿移至其左腿外,使用谷落摔倒对手。

9.背负投一送襟绞(图3. 313~图3.315)
对手使用右侧单手背负投进攻,自己迅速降低重心,右手猛拉,左手抱住对手的腰部,将对手压趴下时,右手拉紧对手左领,左脚向前横迈出,使用送襟绞控制住对手。

10.内股一谷落+横四方固(图3.316~图3.319)
对手使用右侧内股进攻,自己迅速降低身体重心,使用谷落摔倒对手后,立即用横四方固控制住对方。

3.3.3自己主动进攻的投技接寝技的连络技
1.-本(双手)背负投一横四方固(图3.320~图3. 323)
使用一本(双手)背负投摔倒对手后立即跪下,右手拉紧,使用横四方固固定住对方。

2.大内刈一袈裟固(图3. 324~图3.327)
使用大内刈摔倒对手后,身体移至对手的左侧,使用袈裟固控制住对手。

3.体落一腕挫十字固(图3. 328~图3.331)
使用体落摔倒对手后,右手拉紧,同时将左腿横放在对手的胸上,使用腕挫十字固控制住对方。

4.内股一袈裟固(图3. 332~图3.336)
使用内股摔倒对手后,立即使用袈裟固控制住对手。

5.扫腰腕挫十字固(图3. 337~图3.341)
使用扫腰摔倒对手后,右手拉紧,立即使用腕挫十字固控制住对手。

6.肩车一上四方固(图3. 342—图3.344)
使用肩车摔倒对手后,立即转身使用上四方固控制住对方。

7.大腰一腕挫十字固(图3. 345~图3.348)
使用扫腰摔倒对手后,右手拉紧,立即使用腕挫十字固控制住对方。

8.大外刈一袈裟固(图3. 349~图3.351)
使用大外刈摔倒对手后,立即使用袈裟固控制住对方。

9.谷落一右侧袈裟固(图3. 352~图3.354) ’
使用谷落摔倒对手后,立即使用右侧袈裟固控制住对方。
10.双手背负投一腕挫十字固(图3.355~图3.358)
使用双手背负投摔倒对手后,拉紧右手,立即使用腕挫十字固控制住对方。
11.送足扫腕挫十字固(图3.359~图3.363)
使用送足扫摔倒对手时,立即使用腕挫十字固控制住对方。



3.3.4自己主动从一种寝技转到另一种寝技
1.袈裟固一肩固(图3. 364~图3.366)
用左侧袈裟固固住对手,对手身体全力转向右侧,左肩向右转,尽力抽出右手,此时自己用右腋快速夹住对手左肩,用左手上抬其左臂,使用肩固控制住对手。

2.袈裟固一横四方固(图3. 367~图3.370)
用左侧袈裟固固住对手,对手身体全力转向右侧,左肩向右转自己一边用力顶住对手,一边身体成俯卧姿势,右手抓紧对手的后领,用横四方固控制住对手。
3.袈裟固送襟绞(图3. 371~图3.372)

用左侧袈裟固固住对手,对手向右侧翻去成俯卧姿势,自己从对方左腋下插入用左手抓住其右手,左手抓住其左领,用身体压住对手的同时使用送襟绞控制住对手。
4.袈裟固一腕挫十字固(图3. 373~图3.376)
用左侧袈裟固固住对手左臂,对手向右侧翻去,自己用右手圈住对方,身体压住对手,身体右转,用右腿放在对手脸上部,身体后倒,使用腕挫十字固控制住对手。

5.袈裟固一肩固(图3. 377)
用左侧袈裟固固住对手,对手用力挣脱开右臂,自己则右手继续抱紧对手颈部,用左手向前下方压住对手右臂,同时起身把对方的右肩用自己的颈部压住,使用肩固控制住对手。

3.3.5寝技训练
3.3.5.1处于上方时的基本姿势
对方仰卧,我在上方,两膝弯曲,成半蹲姿势,抬起上体,用左手抓住对方的右膝附近,不要让对方在下边拽住。此时自己尽量不要向前下方伸直手臂。
3.3.5.2处于下方时的基本姿势
自己仰卧,抬上体、用右手抓住对方的右领内侧深处,用左手抓住对方的右袖中外部。用两脚脚心贴在对方的前腰部,使对方下半身浮起,重心不稳,从而防备对方的进攻(图3. 378)。
3.3.5.3仰卧姿势的训练方法
1.从仰卧姿势做前进、后退、旋转
(1)低头收下颚,两臂夹紧,背成圆形,用脚和肩前进、后退。

(2)用同样的姿势,以肩部为中心向左右旋转。
2.屈臂固技
从俯卧姿势伸出两臂,屈臂,用两臂的力量把上体向前拉、挺胸。此时要求不能用两脚尖或抬两腿,以此强化上四方固的要领(图3. 379—图3.380)。

3.仰卧旋腿和伸腿
(1)仰卧,低头收下颚,抬起两腿,把腿交叉内旋、外旋(图3. 381)。
(2)用同样姿势两腿交替用脚跟用力蹬出去。当对方进攻时,两腿的交替动作用来防守(图3. 382)。
4.桥
仰卧,把两臂抱在胸前,用两脚和头支撑身体,挺腰起桥,向前后左右移动身体重心,用以加强颈部的力量(图3. 383)。

5.虾形
(1)从仰卧姿势开始,把双臂向头上举起;
(2)曲两腿,用双脚和肩支撑身体,挺腹、曲背;
(3)侧身像虾似的弯曲翻转,再恢复原来的姿势,向相反方位交替练习(图3. 384)。

整理编辑:杜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