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空斩,是一组中国京剧传统剧目《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合称,这三出戏故事前后衔接,但大多数时候只单演《空城计》。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讲述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北伐的故事。
京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故事,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描写三国时,蜀魏交兵,司马懿统领魏军兵至祁山,诸葛亮料定魏军必夺汉中咽喉要地街亭,选将防守;马谡请令前往;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切须慎选营地,勿有疏虞,并命王平同往相佐。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谏言,扎营山顶,致遭魏军围攻,街亭失守。司马懿乘胜直取西城,蜀军兵将俱被调遣在外,西城空虚。仓卒间,诸葛亮难以抵御,遂用空城之计,将城门大开,稳坐城楼,抚琴饮酒,镇定自若。司马懿疑有伏兵,未敢进城,率军而去。马谡贻误军机,诸葛亮为严明军纪,虽惜马谡之才,终于挥泪斩之。并以任人不当,奏明幼主,自请罪责。
这个剧本是根据王世续、王泉奎、萧盛萱、徐世宸老师授课本整理,并请侯喜瑞、李洪春先生阅订;由龙文伟、钮骠校注,安志强记谱,王诚标注锣鼓。
人 物
赵 云(老生) 马 岱(生) 王 平(老生) 马 谡(净)
八蜀军(四红龙套、四绿龙套) 诸葛亮(老生) 四蜀兵(四上手)
四魏军(四白龙套) 司马懿(净) 张 郃(净) 旗 牌(生)
四魏兵(四蓝龙套) 司马师(净) 司马昭(小生) 琴童甲
琴童乙 魏探子(丑) 蜀探子(丑) 老军甲(丑)
老军乙(丑) 刀斧手甲、乙
第 一 场
〔大锣原场、四击头,赵云上,起霸。〕
赵 云 (念)二十年前挂铁衣①。
〔四击头,马岱上;赵云归里,马岱起霸。〕
马 岱 (念)文韬武略②盖世奇。
〔四击头,王平上;马岱归里,王平起霸。〕
王 平 (念)斩将擒王扶社稷。
〔四击头,马谡上;王平归里,马谡起霸。〕
马 谡 (念)协力同心保华夷③。(大锣归位)
四 将 俺--(大锣一击)
赵 云 赵云。
马 岱 马岱。
五 平 王平。
马 谡 马谡。(大锣住头)
赵 云 众位将军请了。
众 将 请了。
赵 云 丞相升帐,你我两厢伺候。
众 将 请。
〔设“三军司令”大帐,奏唢呐曲牌【大开门】,赵云、王平、马岱、马谡分两边虚下。八蜀军站门上,曲牌止。大锣原场,诸葛亮上。八蜀军喊军威,诸葛亮至台口中间,大锣归位。〕
诸葛亮 (引)羽扇纶巾④,(台答台)四轮车,(答答)快似风云;(台令台)阴阳反掌定乾坤⑤,(台答台)保汉家,(答答)两代贤臣。
〔冲头,奏唢呐曲牌【水龙吟】,八蜀军喊军威,诸葛亮归内场座。赵云、王平、马岱、马谡分由两边进帐,面向内横列一排,曲牌止。〕
四 将 参见丞相!
诸葛亮 众位将军少礼。
四 将 啊。(大锣归位)
诸葛亮 (念)忆昔当年居卧龙⑥,万里乾坤掌握中。(小锣二击)
扫尽狼烟⑦归汉统,人曰男儿大英雄。(大锣归位)
________
① 铁衣--古时武将临阵所穿的铠甲。
② 文韬武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也称用兵的谋略为韬略。
③ 华夷--中华疆域的代称。
④ 纶巾--纶音官guan,纶巾是古代用青丝绦带做的头巾。
⑤ 乾坤--《周易》中八卦的两个名称。乾象征天,坤象征地,后引申为天地、世界或国家。
⑥ 卧龙--卧龙岗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传说是诸葛亮佐刘备以前隐居的地方。
⑦ 狼烟--狼粪晒干,燃烧起来,烟直不散。古代用作报警的烽火,戏曲中常用狼烟一词代表战争或兵乱。
老夫,(撕边一击)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大锣住头)先帝白帝城①托孤②遗言,扫荡中原,保留汉室。闻得司马懿兵至祁山③,必然夺取街亭,必须派一能将,前去防守,方保无虞④。--啊,列位将军。
四 将 丞相。(大锣一击)
诸葛亮 哪位将军愿领一哨⑤人马,镇守街亭,当此重任?
马 谡 (两个撕边一击,冲头、叫头)且住!丞相传下将令,满营将官,并无一人应声,待俺马谡,进帐讨令。(大锣五击,进帐)丞相,末将不才,愿带领一哨人,镇守街亭。(撕边一击)
诸葛亮 哦,马将军愿往?
马 谡 当报国恩。
诸葛亮 那司马懿虽然年迈,用兵如神,将军不可轻敌。
马 谡 (大锣叫头)丞相!末将跟随丞相多年,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何况那小小的街亭!(撕边一击)
诸葛亮 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啊!
马 谡 末将此去,若有疏虞⑥,按军令施行。
诸葛亮 军无戏言。
马 谡 愿立军状⑦。
诸葛亮 当帐立来。
马 谡 遵命。(冲头)马谡呵!
〔奏唢呐曲牌【大锣急三枪】大锣住头,马谡写军状,呈诸葛亮。〕
诸葛亮 帐外候令。
马 谡 嗻。(大锣原场,下)
诸葛亮 众位将军!
众 将 丞相。
诸葛亮 那位将军,愿协同马谡镇守街亭,当帐请令?
王 平 王平愿往。(撕边一击)
诸葛亮 王将军愿往?
王 平 当报国恩。
诸葛亮 好,此番到了街亭,必须靠山近水,安营扎寨;扎寨之后,将山势营盘,画一图形,速报我知。
王 平 得今!(大锣长尖,出帐,左手捋髯,右手拿令,凝思,略露悔意,长尖切住,接冲头,撤步转身举令下)
诸葛亮 赵老将军听令!
赵 云 在。(大锣一击)
诸葛亮 带领三千人马,镇守列柳城。
赵 云 得令。(大锣原场,下)
诸葛亮 马岱听令!
马 岱 在。(大锣一击)
诸葛亮 解押粮草,军中听用,不得有误。
马 岱 得令。(冲头,下)
诸葛亮 马谡进帐。
蜀 军 马谡进帐!
马 谡 (内)来也!
〔大锣原场,马谡上,诸葛亮命坐,马谡坐。〕
马 谡 末将正在校场点兵,丞相传唤,有何密令?
诸葛亮 今逢大敌,非比寻常,我有一言,将军听了!(慢长锤,唱【西皮原板】)
两国交锋龙虎斗,
各为其主统貔貅⑧。
管带三军要宽厚,
赏罚中公平莫要自由。
此一番领兵去镇守,
靠山近水把营收。(大锣一击)
马 谡 丞相!(闪锤,唱【摇扳】)
丞相不必叮咛就,
差池愿当军令收。
辞别丞相出帐口,(快长锤,出帐,接唱)
好似顺水送行舟。(大锣一击,下)
诸葛亮 (闪锤,唱【西皮摇板】)
先帝爷白帝城叮咛就,
汉诸葛保幼主岂能无忧!
但愿得此一去扫平贼寇,
〔闪锤,八蜀军两边分下。〕
诸葛亮 (接喝)免得我亲自去把贼收。(大锣原场,下)
________
①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刘备伐吴兵败,归途患病,死于城内。白帝城在历史上因此得名。
② 托孤--临死前把自己的孩子,托咐给信赖的人负责照料。刘备临死前,把儿子阿斗托咐给诸诸亮。
③ 祁山--在今甘肃省境内。是三国时,蜀魏长期交战的地方。
④ 无虞--没有忧虑。
⑤ 一哨--一队。
⑥ 疏虞--因疏忽而未曾预料到。
⑦ 军状--古时军中武将讨令出征前所具的保证书。
⑧ 魏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名,常借喻勇猛的军士。
第 二 场
〔大锣长尖、冲头、水底鱼,四蜀兵站门引马谡上。〕
马 谡 (念)高山插宝剑,斩断饮马泉。(大锣住头)
马谡,(仓匝)奉了丞相将令,镇守街亭,不知何人的副帅?--来!
四蜀兵 有。
马 谡 伺候了!
四蜀兵 啊。
〔大锣水底鱼,四蜀军引王平上。大锣原场,王平下马,与四蜀军同挖门。〕
王 平 参见元帅!(撕边一击)
马 谡 原来是王将军的副帅。
王 平 伺候元帅。
马 谡 王将军,此番到了街亭,必须协力同心,奋勇杀贼!
王 平 全仗元帅。
马 谡 王将军请来传令。
王 平 不敢,元帅请来传令。
马 谡 你我一同传令。
马 谡
王 平 (同)众将官!(大锣一击)
众 有。
马 谡
王 平 (同)带马,街亭去者。
众 啊。
〔大锣长尖、冲头,马谡、王平上马,起大锣水底鱼,四蜀军、四蜀兵插门领下,大锣原场王平、马谡下。〕
第 三 场
〔大锣原场,四魏军站门上,喊军威,四击头,司马懿上,大锣原场、大锣归位。〕
司马懿 (唱【点绎唇】)
杀气冲霄,(小锣二击)
儿郎虎豹;(小锣三击)
军威浩,(小锣二击)
地动山摇,(小锣三击)
要把(大锣一击)狼烟扫!
(大锣原场,归内场座。念)
白发苍苍须似银,
要学孙武①显才能;(小锣二击)
我今挂了元帅印,
神鬼也要胆战惊!(大锣归位)
老夫,(撕边一击)司马懿。(大锣住头)奉了魏王之命,统领人马,夺取街亭。--来!
四魏军 有。
司马懿 张郃部进帐。
四魏军 张郃部进帐!
张 郃 (内)来也!(大锣五击,上。念)
大将逞威勇,
临阵立奇功。(大锣住头,进帐)
参见都督,有何将令?
司马懿 命你带领人马,夺取街亭,不得有误!
张 郃 得令!
司马懿 掩门!
〔大锣原场,张郃出帐,下;四魏军两边分下,司马懿由里首下。〕
________
①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古代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