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 精品

详推用意究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文/ 杨文学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之瑰宝,兼具养身、技击、修身养性等多重功效,如今已成为世界上习练人数最多的中国传统拳种,深受全球人民的喜爱。尽管太极拳习练者繁多,但真正体悟到太极精义的却为数不多。在贵州省贵阳市,有一位太极拳好手,多年来勤修精研,在太极拳理论与实践上造诣颇深,如今更致力于太极拳文化与技艺的传播发扬,他就是贵州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贵州龙飞太极拳俱乐部主席程龙飞先生。
程龙飞1974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酷爱武术,童年时的一部《少林寺》更是燃起了他的习武热情。家乡的尚武之风较浓,于是他随民间拳师学习长拳、少林拳等传统拳种,打下了很好的武术基础。他听说太极拳是一种“耄耋能御众”、“四两拨千斤”、“延年益寿不老春”的优秀内家拳种,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1995年,他怀揣2万元人民币,踏上了寻师访友的江湖之路,走南闯北,遍访名师。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他来到贵州省贵阳市,偶然间发现一位老者在演练太极拳。只见该老者行拳如行云流水,自有一番仙风道骨的感觉,一趟开合、饱满、势气磅礴的拳架演练近两个小时,面不改色、气不长出。程龙飞本能地意识到这就是自己理想中的老师,这就是梦寐以求的拳法。他赶忙向老者求教,经过攀谈,才知道面前这位老者就是太极名师、贵州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李克俊老师。
李克俊老师是杨式太极拳传人,师承太极拳名家顾丽生。清朝末年,杨禄禅、杨班侯、杨健侯父子三人凭借太极拳超强的实战功力赢得“杨无敌”美誉。随后,杨健侯的儿子杨少侯、杨澄甫继承家传绝艺。杨澄甫广传弟子,太极拳如今的遍地开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重大贡献。而杨少侯性格刚强,虽然功至上乘却吝于传艺,因此传人较少。杨少侯就职于旧中国南京中央国术馆时,传艺于顾丽生。顾丽生,字履平,安徽怀宁县人,自幼到南京谋生,得杨少侯太极拳真传,杨少侯去世后,继续随杨澄甫修习。1937年,顾丽生因故移居贵州省贵阳市,在贵州传播杨式太极拳法,弟子有关文伟、陈砚田、张卓星、李克俊、刘德荣、卢光勋、池庆生等。顾丽生先生所传拳械有:十三势大功架108式,少侯小架,太极长拳一、二路,老架十三势刀、剑,太极扇等。张卓星先生编著的《太极拳锻炼要领》、《太极推手二十六式》等书籍所载技艺,即为顾丽生先生遗法。
程龙飞的武术功底和人品得到李克俊老师的认可,一个月后,程龙飞正式拜在李老师门下,系统修习太极拳法。明师的传授再加上自己的苦修精研,使得程龙飞技艺突飞猛进。2003年辽宁省铁岭市举办的全国太极拳大赛上,程龙飞夺得太极拳、剑双料冠军;2004年香港武术节上,他再次包揽太极拳械双金;同年的全国太极拳锦标赛上,在无组别、无差别的情况下,他勇夺杨式太极拳银牌;2006年,在太极圣地——河北省邯郸市举办的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上,作为贵州队教练、领队,他带领贵州队员拿下了4金、3银、11铜的佳绩;2009年澳门国际武术精英赛,他带领的团队再次取得10金3银5铜的佳绩;同年9月,中国贵州清镇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精英赛上,他率团取得8金10银9铜的好成绩,获得团体冠军;同年10月,他参加全国太极拳“武林大会”,挺进36强;2010年,他带队参加首届新加坡国际锦标赛,勇夺太极拳、剑双金,被授予“世界功夫名人(名家)”殊荣,并被聘任为新加坡中国功夫学院客座教授兼首席太极拳教练。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习练太极拳并从中受益,程龙飞创办贵州龙飞太极拳俱乐部,多年来培养出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一级社体辅导员,参加贵州省、国内、国际武术太极拳比赛,荣获78金、52银、36铜,5次团体一等奖。2001年贵州龙飞太极拳俱乐部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全国普及推广太极拳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程龙飞尽管取得众多佳绩,但他仍孜孜不倦地追求太极拳文化与技艺。2004年,他专程赴成都体育学院进修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医学等现代体育运动、医药学科,将传统武技与现代科学结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太极拳的理论、应用和教学方法。程龙飞认为太极拳包括传统套路、散手技击、内功心法等几项内容,兼具养生、强身、防身、技击、修身、养性等多重功效。太极拳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古典哲学、中医养生、道教文化息息相关。太极拳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运动,需要用毕生精力去钻研、修炼。回想和李克俊初习太极拳的时候,李老师的某些教诲当时只是似懂非懂,直到现在才深刻领悟到其中精义。程龙飞感慨于太极拳的易学难精,尽管如今太极拳习练者多如牛毛,但真正懂太极拳的堪称“凤毛麟角”,包括一些“名家”和很多太极拳比赛冠军都不能真正懂太极拳的精髓。太极拳根据养生、技击、竞技的不同目的,在练法上也有很大差别,太极拳古谱中有“详推用意究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歌诀,何况现在是和谐社会,因而养生益寿成为太极拳首要功用。太极拳与其他健身方法,尤其是与西方健身方法相比,有着独有的特点。例如,它独有的吐纳方法来源于道家导引养生术,用现代科学解释,就是增加肺活量、吸氧量,促进血液循环,是一种有氧运动,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康复功效;太极拳运动刚柔相济,姿势舒展大方,对活动四肢、强健体魄有良效。但是太极拳练习一定要符合要领,且合理把握运动量。当今,很多太极拳习练者出现膝盖损伤的情况,这是姿势要领不正确和运动量过大的后果,亟需纠正。太极拳浓重的哲学思想和深厚的道家理念,使得它能够增进人的内在修为,提升人格。愿太极拳这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瑰宝造福人类!

版权所有@ 全球功夫网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昌平路386号北京少林武术学校总校    邮编:100096

市场招商电话:010-84991089     传真:010-62715558     邮箱:83156053@qq.com

技术支持:全球功夫网      备案号:京ICP备12029906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0874号


网站成立于2009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