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功夫网讯 金秋献瑞、丹桂飘香,庆祝武学大家王培生《武学文萃》出版、太极拳名家关振军八十寿典暨收徒大会于2023年10月28日于北京宏宴新京菜酒店隆重举办,武术界领导、嘉宾及关振军同门、亲属、门人、友人等160余人欢聚一堂,庆祝专著出版,为关先生贺寿,并见证他喜收门徒。
太极拳名家、原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海内外吴式太极拳同门拳友联谊会会长关振军
关振军,1944年10月出生于北京市房山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退休前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他从1964年开始习练太极拳,系著名武术家、太极拳技击实践家王培生先生和吴式太极拳第四代名家郑时敏先生入室弟子。他在传统太极理论研究、技术实践、太极拳教学等方面建树颇多,受到吴式门内普遍认可,在国内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由世界太极拳网、《中华武术》杂志、《武当》杂志、《武魂·太极》杂志四大武术媒体共同主办的“我最喜爱的中华太极人物网络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当代百名优秀太极人物”“优秀太极推广人” 。他长期担任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领导工作,先后任副会长、会长等要职。他领导、沟通能力强,担任会长期间,大力倡导太极拳的研究、交流,积极推广太极拳推手活动,组织太极文化讲座,主编的《太极功同门录续编(北京卷)》填补了吴式太极拳80多年的空白,起到了拨乱反正、树碑立传、有据可循的重要作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武学传承典籍,在武术界有广泛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沟通南北、弘扬太极,他三下江南、三上东北、五到山东,广泛联络门人,对吴式太极拳门内统一思想认识、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传承吴式太极拳核心技术,纠正人们重健身轻技击的认识偏差,创办吴式太极拳推手大会,在北京乃至全国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著书立说,笔耕不辍,从1995年起,开始发表有关太极拳的论文,从2015年以来先后编著出版《长寿拳探秘》《泰岳雄风》《大德不言》《王培生武学文萃》等十余部著作。担任会长期间主编的《吴式太极拳》会刊深得业内好评,在同类杂志中也独树一帜。为增进海内外吴式太极拳同门友谊,促进技艺交流,他组织同门发起成立了吴式太极拳同门拳友联谊会,成功举办四届海内外吴式太极拳联谊会,推动了海内外吴式太极拳的大联合、大交流、大发展。他武德高尚,尊师重道,诲人不倦,诚心传艺,深受弟子们爱戴,门人遍布全国。关振军曾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东方人体文化特约研究员、广西武协太极拳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工会吴式太极拳导师、清华大学吴式太极拳首席拳师,受聘任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孙禄堂蒲阳拳社顾问,其传略已编入《中国当代武术家词典》《中国专家大辞典》《华人英才录》《世界名人录》 《中国太极拳大百科》等十多部大型辞书。
关振军与恩师、武学大家王培生
莅临现场的武术界领导、嘉宾及关振军同门、门人有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席杜德平,北京武协传统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庞连福,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吉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太极拳分会常务副会长、海内外吴式太极拳门人拳友联谊会副会长李红东,著名武术文化学者、世界太极网总编余功保,北京吴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主任刘伟,北京八卦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子鸣武术协会会长李秀人,原北京六合拳研究会会长曹凤岐,原北京鲍氏武术社社长袁宝海,北京三皇炮捶拳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琪、副主任梨树香,北京道教协会副会长、道家龙门千峰派掌门人席春生,北京陈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田京苗,原北京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穆雅玲,原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志红,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关迎秋,太极拳名家、北京吴式太极拳推手大会高级教练李平德,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浙江太极拳名家李方明,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全亮,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河北邢台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海内外吴式太极拳门人拳友联谊会副会长晏慎余,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中国日报》高级编辑、翻译家傅志强,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太极拳推手名家、北京吴式太极拳推手大会高级教练金满良、刘庆奎,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协会培训学院教授王之鏻,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新加坡理工大学教授王黎曼,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莫玉忠,王培生先生次子、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北京王培生武学研究会会长王乃昭,王培生先生四子、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王乃祥,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书法家李震峰,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中国日报》高级编辑张永忠,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刘志强、王启文、杨远潮,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电影导演赵泽仁,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鲁胜利,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监事长李雪征,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张申斌、池铭辉、杨予青、谢国华、王贵全、李世辉、夏磊,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河北邢台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第一副会长孟秀英,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河北邢台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冯慎功,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河北邢台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泽,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河北邢台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陈子君,吴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杨同进,吴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任建平,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原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秘书长董青、解淑清、祖慧琴,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王培生武学文萃》执行编辑、原《吴式太极拳会刊》副主编穆凯昕,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王培生武学文萃》执行编辑杜士荣、刘顺华,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山水画家、燕赵传统武术联盟组委会名誉主席刘瑞琦,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书法家、北京东城区文联特邀顾问何桐翼,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高级工程师张雷,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山东日照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田德文,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原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监事长马骏,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赵秀丽、马春敏、赵茂华、白桂华、陈建平,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吴式太极拳丹诚联谊会会长贾秀芬,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汤铁军、李秀华、郭忠兰、穆青、李淑耕、蔡素芬、彭晓云、王析、黄玄峰、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河北河间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裘敬芝,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山东威海市吴式太极拳教练颜承忠、邵丽君、王承华,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山东威海市环翠区武协秘书长张钊,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阳明身心武学社创始人邓向阳,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大德不言》、《秘籍与真传》等著作执行编辑宋国超,吴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秦建平、陆丽敏、潘文斐、刘从满,吴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吴式传统太极拳大连金州培训基地负责人胡国庆,吴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山东日照吴式太极拳研究会秘书长王强等;参会武术媒体人员有中科院太极拳蓝皮书执行编辑王晔,北京武魂武道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原《武魂·武道》杂志主编邵守俊,全球电视传媒集团执行总裁秦彦博,《老年体育》杂志副主编、原《武魂·太极》杂志副主编赵江峰,世界太极拳网编辑何玉涵,海纳武术网总编王刚,新华在线网特邀总编朱长云等;关振军家属有夫人周永秀、亲家王玉宽、亲家母宋幼勤、内弟周永昌、内弟媳王大平、内侄女周围、侄女关文怡、侄女婿曹授俊、儿子关文龙、儿媳王楠、孙子关焱缤等。中国武协原主席张耀庭、李杰,年过九旬的孙式太极拳名家孙婉容,中科院太极拳蓝皮书副主编苏敬斌,陕西省汉中太极拳协会主席李树模,汉中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刘国军,湖南省长沙市武协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黄平,上海太极拳协会朱方泰,烟台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姜保周,广东电白吴式太极拳培训基地吴国军,广西桂林吴式太极拳协会会长潘敬芳,山东威海环翠区武协主任李春莲,辽宁大连金州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翟兆体,大连吴式太极拳社周廷波等因故未能亲临现场,特地来电祝贺大会圆满成功。仪式由王乃昭和关振军弟子郑广云主持。
关振军夫妇及新入门弟子与嘉宾合影
关振军夫妇与嘉宾合影
关振军夫妇及弟子与嘉宾合影
关振军夫妇与嘉宾合影
王培生先生次子、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北京王培生武学研究会会长王乃昭主持大会
关振军弟子郑广云宣读与会嘉宾名单
王乃祥首先宣读武学大家王培生先生小传,王培生,名力泉,字培生,佛门居士,戒行印诚,河北武清县人。他自幼习武,先后从马贵习练八卦掌,从张玉莲先师习练教门弹腿,从韩慕侠习练八卦掌和形意拳,从赵耀庭习练形意拳,从高克兴习练程派八卦掌及直趟八卦,从梁俊波习练通臂拳,从李书文、吴秀峰习练八极拳,从沈心禅、吴金庸习练道家气功,从了一和尚、妙禅法师习练释家气功,从金互、徐振宽学习儒学,从杨禹廷习练吴式太极拳,深得杨禹廷老师厚爱,倾囊相授,并得王茂斋师爷长达八年的指导。1937年在北平第三民众教育馆任武术教师。1947 年任北京汇通武术研究社副社长。1953 年参加华北地区武术运动大会担任评判工作,同年参加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担任武术评判员,当年创编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开简化太极拳之先河,在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54 年任群众武术社社长。1957 年担任全国武术评奖观摩交流大会裁判。1981 年与日本少林拳法联盟访华团交流技艺,令日本拳师躬身钦佩,因而被日本《阿罗汉》杂志尊为“东方武林奇人”“中国十大武术家之一”,享誉海内外。1982年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参加了太极拳推手及武术散手比赛规则的编写工作。1983年在全国武术比赛中担任仲裁委员。1984 年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任副会长,1989 年任会长,1994 年至2004年担任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培生于1983年、1986 年、1989 年曾三次到中南海教拳,为遵守保密制度,他始终守口如瓶,不曾告诉身边任何人。直到逝世19年后的2023年,才由当时的组织者公开,由此可见其谦逊的优秀品质。王培生曾任北京市武协委员、北京现代管理学院武术研究员、东方武学馆馆长、培生武学馆馆长、中华气功进修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功理功法委员会顾问、中国人体生命科学研究会顾问。还受聘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气功研究及学术机构,为传播技艺,足迹踏遍神州。晚年著书立说、拍摄影像等以推广太极拳,他远涉重洋,到日本、美国授拳讲学,弘扬国粹。辛勤耕耘于武学艺术园地,其著作《三十七式太极拳行功图解》《太极拳的健身与技击作用》《昊式太极学(中英文版)》《吴式太极拳诠真》《乾坤戊已功》等为中华武学之珍品。其善行享誉欧美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多国。
武学大家王培生拳照
王培生先生四子、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王乃祥宣读王培生小传
《王培生武学文萃》编辑杜士荣介绍专著内容及编纂过程。吴式太极拳北京丹平研修社为加强武学理论修养,编辑王培生武学从书,《王培生武学文萃》为第一卷。王培生武学思想是研修社武术活动、武术研究的根本理论。王培生被尊为武学泰斗,一生致力于中华武术及太极拳的研究,将自己七十多个春秋全部倾注于太极拳的研究和教学事业之中。王培生在长期的太极拳修炼及教学活动中,勤学苦练、博采众长、潜心研究、推陈出新,把太极、八卦、形意乃至少林、长拳中的精髓融会贯通,将我国传统的易经哲理、气功、经络学、中医学,与现代力学、医学、生理学、运动学乃至心理学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太极拳的修炼融入科学体系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揭示了太极拳的奥秘,创编了融、儒、释、道、武、医于一体的“乾坤戊己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太极拳的理论,其太极拳理论在武学界可谓是不可多得的珍宝。为了利于后人追求太极拳之真谛,避免博大精深的太极理论成为玄学和绝学,王培生在致力于授课传道的同时,将自己的武学研究心得著书立说,深入浅出地诠释其太极理论,许多著作已被译成名国文字在世界发行,对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幸的是他于2004 年9月病逝。“名师西去,伟业水存”。王培生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弥足珍贵的武术文化遗产。为了继承王培生武学思想,给众多太极拳爱好者、武学研究者提供翔实的材料,研修社将他教拳时所讲授的太极精髓以及登载于各多家刊物上的经典文章记录、收集、整理,汇编成册,这对太极拳的研究和推广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同时也用此方式对王培生多年来的谆谆教诲表示崇高的敬意。关振军自2000年开始立意为恩师编撰一部武学文集,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众多师兄弟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这个宏愿,使王培生博大精深的武学遗产,得到保护留存,并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中国传统武术特别是技击功夫优秀的理论教材。本书共收集文稿百余篇,分为十编,分别是结论、练功编、拳理编、推手编、技击编、健身编、兵器编、武术文化编、武术史学编、歌诀等。希望有更多的人从本书中获得真知,指导练功,使中华传统武术得到继承与发扬。
《王培生武学文萃》编辑杜士荣介绍专著内容及编纂过程
《王培生武学文萃》
在向到场嘉宾赠书后,关振军收徒仪式正式开始,19名新弟子按照传统仪式拜在关振军门下,仪式简捷而又隆重。这是关振军第13次收徒,他对新入门弟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德艺双修、勤学苦练,争取早日学有所成。弟子们表示一定会尊师重道、苦练精研,力争为宝贵的传统武学的继承和弘扬贡献力量。李秀人、晏慎余、张全亮、赵泽仁、王之璘、余功保、刘伟、李方明、傅志强、杜德平等嘉宾先后发言,对关振军数十年来为传统武术继承和弘扬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赞扬,衷心祝贺他在八旬华诞喜收门徒。
关振军夫妇与新入门弟子合影
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吉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太极拳分会常务副会长、海内外吴式太极拳门人拳友联谊会副会长李红东宣读关振军习武简历
张树新代表新入门弟子宣读拜师帖
邓向阳代表老弟子发言
苏川龙代表新弟子发言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席杜德平讲话
著名武术文化学者、世界太极网总编余功保讲话
北京吴式太极拳专委会主任刘伟讲话
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全亮讲话
北京八卦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北京子鸣武术协会会长李秀人讲话
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河北邢台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海内外吴式太极拳门人拳友联谊会副会长晏慎余讲话
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协会培训学院教授王之鏻讲话
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中国日报》高级编辑、翻译家傅志强讲话
吴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电影导演赵泽仁讲话
在喜庆的气氛下,关振军家人及弟子们为他献上寿桃、鲜花,与会人员集体为他祝寿,祝愿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为武学的传承弘扬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振军家人献花
关振军儿子关文龙致答谢词
关振军夫妇与家人合影
关振军夫妇与新老弟子合影
武术馆校、武术社团、武术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图片等新闻素材,免费为您宣传。E-mail:709882957@qq.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全球功夫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文图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