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4日,意拳同仁联谊会暨姚承光先生七十寿辰庆生午宴在京举行。武林同道、意拳同仁、亲朋挚友及弟子学员百余人汇聚一堂,恭祝姚承光先生福寿安康、喜收高徒义子。


到场的领导与嘉宾有: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会长杜德平先生,北京市门头沟武协常委杜永智先生,北京八大处燃气公司总经理杨涛先生,北京忆天香都市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建国先生,北京龙德广场物业安保总经理张国强先生,山东省潍坊市武术协会秘书长、山东省临朐县武协副主席、临朐县弘道拳馆馆长冯恩杰先生,北京市武术协会理事、武术媒体人韩峰先生以及胡天星先生、高宝路先生、赵支援先生、范云峰先生;到场的意拳第三代传人有:北京市武协意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克俭先生,北京市武协宗勋武馆专委会副主任朱洪英先生,北京王芗斋意拳发展中心秘书长、王玉芳大师的义子、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树新先生以及佟厚、张国钧、肖金全、李文魁、刘永田先生;到场的姚承光先生的义子、义女有:卢春龙夫妇,朱文清,张英哲,林泽清,曹群峰,乔莉(义女),崔二江,郭富强(今天拜为义子);到场的姚承光先生的弟子有:赵国庆,何江,李亚雄,李京,许林,张海军,许鹏程,丁光伟,潘海林,赵志勇,陆军,张伟,栾树峰,李洪贵,卜朝阳,高勇,王彦卿,薛立峰,侯代景等。


中华武术流传至今,师徒相授一直是武术最主要的传承形式。因此武术界尤为强调师徒名分,讲究尊师礼节。所以不论是师父,还是徒弟,都把拜师仪式看作是一件非常隆重和严肃的事情。姚承光先生拳学造诣深厚,品德高尚,矢志不渝地探索拳学真谛、弘扬意拳武学,在他的造诣和精神的感召下,四位新入门的第四代徒弟——邢强(北京)、周俊基、邢强(山东)、郭富强均具备心善志坚的品质,刻苦顽强的精神,遵照传统礼仪,正式拜入门下,得其亲传,以根溯之耳,培其根,受其育,发荣滋长,枝叶华茂,文武并进。
\


北京市武协主席杜德平先生,北京市门头沟武协常委杜永智先生,北京忆天香都市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建国先生,北京武协意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克俭先生,意拳名家姚承光先生及意拳弟子学员,分别从意拳的文化、技理、传承等角度阐述了意拳拳学对于人体修身、健体、技击、养生方面的锻炼价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的核心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虽然时代不断地发展,但传授技艺要坚持立德树人,这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变。姚承光先生表示,师者传艺,首重武德。德与艺,如鹰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传艺如登山。优秀的师父,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就像带领徒弟爬山。徒弟在爬山途中哪条路正确,哪条道错误,哪条小径又绕远,师父了如指掌,避免徒弟走错路、绕弯路,而是要行稳步,走正路,一步一脚、一心一意,攀登武学的珠峰。四位新入门弟子有幸拜姚承光先生为师,在武学之路上精勤求索,随名(明)师,学明白拳,做明白人!(文/韩峰)



附:姚承光先生简介

姚承光,中国著名武术家、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意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八岁随父姚宗勋先生学习意拳(姚宗勋先生系意拳创始人王芗斋之衣钵传人并赐名继芗)。由于才聪思敏,刻苦专研,善于思索,得到严师慈父姚宗勋先生倾囊传教,功力深厚,炉火纯青,多年来接受过中外各路搏击高手的挑战,虽必胜而不骄。
姚承光先生在继承王芗斋师爷和父亲姚宗勋科学训练方法的基础上,理论与实战相结合,以深厚的武学功底,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现代心理学、力学、哲学、解剖学,剔除一切封建迷信和说教,成为继意拳第一、二代先人之后,又一位更新发展意拳,使意拳在养生、技击、理趣方面更加系统化的新一代武术家。他先后在《武魂》《武林》《拳击与格斗》《搏击》《中华武术》等武术杂志发表了数十篇有关意拳的理论研究文章。并整理出版了先父姚宗勋先生的著作《中国现代实战拳学---意拳》养生篇和技击篇两册,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发行。他还将珍藏了多年的姚宗勋先生的珍贵的录音资料整理成《中国意拳——一代承前启后的拳学大师姚宗勋》VCD纪录片,《纪念姚宗勋先生诞辰九十周年》DVD光盘,并配有姚宗勋先生大量的历史性照片、影像以及文字手稿等珍贵的资料,由北京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与此同时还著有《中国意拳追踪函授教材》(中英文双版)、《一击必倒》(英日文版)、《中国意拳系统教学光盘》(中英文双版)等意拳系统教材。在香港出版《意拳功法一、二》《意拳推手》《意拳养生》四盘教学录像带,在日本出版《意拳——基本功法》(日文)、《意拳实战》(日文)教学录像带两盘,并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意拳心法》《意拳功法》《意拳散手》《意拳推手》四本著作中担任技术顾问。
武术馆校、武术社团、武术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图片等新闻素材,免费为您宣传。E-mail:709882957@qq.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全球功夫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文图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