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功夫网讯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秋风送爽,丹桂飘香。2024年9月22日正值传统节气秋分,是中国的“丰收节”,在这象征收获的日子里,北京八卦掌博物馆挂牌仪式暨《细读中华武术三字经》首发式在北京西直门宾馆隆重举办。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文旅局、中国武协、北京市武协、西城区区武协的新老领导,以及博物馆界的专家学者、新闻出版教育界的领导和专业人士,为“北京八卦掌博物馆”正式揭牌。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北京八卦掌博物馆创建于2013年,创建人为北京子鸣武术协会会长、北京武协八卦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秀人。这是一家完全靠一己之力创建的私人博物馆,位于中央核心区,环境优雅,四通八达,文化底蕴深厚。经过11年的坚守,博物馆不断更新改造,坚持面向全社会公益开放。今年8月,经过区市二级文旅局、文物局的专家考察、审核和培育,成为北京第一批类博物馆,并在国子监接受北京市文物局的正式颁牌。
北京八卦掌博物馆
李秀人是著名武术家、北京武协八卦掌研究会创建人兼首任会长李子鸣先生五女,继承家学,文武双修,多年来致力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事业,贡献颇多。《中华武术三字经》是她潜心研究武术文化总结而成的心血结晶。该书以三字经的形式,用400 句1200 字概括浓缩了武术的起源、发展、武术的分类、拳种、器械、套路及习武的目的意义和武德等内容,是一部启蒙普及武术知识的力作。该书自2020年出版发行后,受到各界好评,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详细、深入地了解传统武术文化,李秀人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阐释与解读,并在喜马拉雅听书平台上连续播放99集,历经数年,《细读中华武术三字经》问世,是对《中华武术三字经》的深度诠释,内容丰富,更加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
李秀人新作《细读中华武术三字经》
会场群贤毕至,各界名流荟萃。领导和嘉宾有国际武术联合会原秘书长、中国武术协会原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原院长张耀庭及夫人河南中医学院原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冀春茹,国际武术联合会原秘书长、中国武术协会原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原主任李杰,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武协原副主席张山,中央和国家机关书协理事、中国职工书协理事苗京平,全国妇联原机关党委常委副书记冯曼东,中国老年人体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聂健全,北京武协常务理事、武警特警学院教授杜振高,中组部组干部学院教授徐衍,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会长杜德平,北京武协传统武术委员会主任庞连福,中国警察搏击集训队原总教练、孙中山博爱基金会副会长王汉,北京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宋新平,北京西城区体育局三级调研员陈敬东,西城区教委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任王小慧,西城区文旅局非遗科科长吕彦丽,西城区文旅局非遗科赵岩,西城区文旅局一级主任科员王军。博物馆界专家有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刘超英,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杨文英,投资北京会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猛,投资北京公司文博事业部副主任杨建,中国古钟研究专家夏明明。新闻媒体界名流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星光大道》制片人许志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星光大道》导演康伟健,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德国文化经济促进会中国首席、亚太非遗委员会中国首席陈联胜,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编导程胜男,中国食品报社新媒体中心执行主任、中国食品报网执行总编辑龙颖,央视频《文化大视野》栏目导演卞正林,北京广播电台导演付丽,北京广播电台沈彤,北京广播电视台体育频道制片人常虹,著名武术文化学者、博武国际武术网总编余功保,博武国际武术网副总裁,北京华城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刘钢。文化艺术界、教育界及出版界嘉宾有著名画家、师白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娄述德,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会长娄明,北京市原人大代表、北京市第39中学原校长杨万里,当代中国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聂文聪,人民体育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孔令良,北京宏宝堂画店总经理程茂全,中国商业出版社原副社长姜仲,北京武魂·武道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守俊,全球功夫网络集团执行总裁秦彦博,中华家风馆馆长、江淮书画院院长李正,致中和书院院长曾青峰。企业界嘉宾有四通集团同仁基金会主席沈国钧及夫人李秀平,北京子鸣武术文化传播中心董事长李秀芝,北京方舟视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纪伟平。武术名家有国家级编审专家、北京九翻武道研究会原会长张大为,八卦掌名家、子鸣武术协会顾问王桐、李功成、邸国勇,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编务办公室专家武世俊,原北京花拳研究会会长经本愚,原北京戳脚翻子拳研究会会长王鹤龄,北京八卦掌研究会第五届会长高继武,原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关振军,原北京六合拳研究会会长曹凤岐,八卦掌名家郭学新、任寿然、李震峰,三皇炮捶拳名家张成仁。八卦掌名家后人有八卦掌二世名家刘凤春嫡重孙刘东杰,八卦掌名家王文魁之子王正亭,八卦掌名家王敷之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