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称:北少发展历程探秘之三年苦修和平寺

全球功夫网讯 “十年武学其为何,强我国民化干戈。太平盛世炎黄子,光我神州完我志。”傅彪吟出这首诗的时候,正是1992年的春天。春天是美好的,傅彪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他又找到了一处“革命根据地”——千年古刹和平寺。
和平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桃洼乡花塔村。该寺由唐代名将尉迟恭督建,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牌匾。民间盛传“先有和平寺,后有潭拓寺,再有北京城”,更佐证了和平寺的历史和龙脉之说。寺院所在花塔村林境优美,寺院正处在龙凤尾山坳之下,山峰险峻景色秀丽,面对京北平原,四季宜人,果香粮丰,寺院内一派幽静,春来鸟语花香,夏到绿树成荫。寺前石阶33级,分东西两院。东院主体建筑有正殿、弥陀殿、菩萨殿。正殿面阔3间136米,前廊后厦,进深74米。正殿西为弥陀殿。西院有配殿1间,配房3间。正殿前有一奇景,两颗挺拔茂盛的银杏树,一雄一雌,东西对望,相守千年。正殿台阶下驿堂中间有一株三十多米高的白皮松,下围二人合抱。略为偏斜,恰似一条卧龙,树种和树形都极为珍贵。该寺建筑规模宏伟,属于四合院结合,神堂、僧屋共99间多,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殿堂错落有致,遮掩于古树参天之中。如今和平寺门楣上的字迹虽已斑驳,但如同历经千年风雨的石碑,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真情依然激动人心。和平寺虽处于山中,但交通十分便利,有铁路、高速公路直通南口重镇,公路直通寺院。
经由一名学生介绍,傅彪亲自到和平寺实地考察并洽谈租赁事宜。负责寺院租赁的是花塔村当时的老支书马书记。傅彪找到马书记时,他正在参加一个书法笔会。现场除了马书记,还有许多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一个年轻人的到来,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马书记也只是淡淡的与傅彪打了个招呼,继续沉浸在对书法作品的意境品味中。颇受冷遇的傅彪上前挥笔写下了“艺海朝阳”和“海天一色”,落款“少林彪”——初出少林时,傅彪一直以少林彪为笔名。这两幅字一写完,立即惊艳全场。在场的书法家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年轻人竟然是一位书法高手。而当傅彪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后,大家更为吃惊——原来这个年轻人不但能写一笔好字,而且还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鉴于傅彪的才华和勇气,马书记与其他村干部商量后同意将和平寺先租给他办学,待学校盈利后再收取房租。
现在很多人都想创业,但一到紧要关头却又找出各种理由退缩不前——不是说缺资金,就是缺资源,反正是各种缺。而对于傅彪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缺什么都可以,只要不缺思想,就不缺办法。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最初在大兴西红门租赁场地时,傅彪也是采取这种倒付房租的办法,应对了创业启动资金不足的困难。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只凭一张嘴就可以解决这么大的问题。傅彪自身具备的气质、才华和坚定的创业信念以及他的真诚,足以让任何人对他产生无法言传的信任。好多时候,创业成功的人总是说自己每到难处就遇到贵人。其实,只有对的人,才有机会被贵人赏识和帮助。一个人,如果连你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到你。“英雄爱强者”,傅彪的自信使得他到任何场合都会很快成为焦点人物。“艺多不压身”,傅彪的文学书法素养和一身功夫总能在关键时候帮助他,成就他。
在马书记的支持下,傅彪开始对和平寺进行修整以适应办学训练需求。一切安排就绪后,傅彪全身心投入到招生和教学训练中。和平寺办武校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周边地区,有不少武术爱好者前来咨询。武校逐渐有了些生源。过了一段时间,傅彪干脆把京都少林武术馆的学生全部迁到了和平寺。两处一合并,生源更多了,武校的声势一天天壮大起来。尽管如此,由于资金短缺,校舍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条件异常艰苦。从此,傅彪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之旅。为了节省经费,傅彪发动全员自力更生,吃苦耐劳。学校自己养猪改善生活,傅彪更经常骑马下山到外面集市上买菜,以保证后勤供应;他亲自抓教学训练,虽然没有专业的训练器材和设施,但他用一些土办法自制的器材照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那三年,傅彪培育了大批素质过硬的优秀骨干力量。他们中的有些人一直追随傅彪到现在;有些人出去自己闯荡也都取得了成功。那时,学生、教练、老师同吃同住,同甘共苦,虽然艰苦,倒也其乐融融。
在和平寺办学的那些年,傅彪就如同苦行僧一般,刻苦磨炼自己的心志,在教学训练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学素养,可以说是“剑不离身,笔不离手”。“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傅彪心志之坚绝非常人可比。有一次,他喝多了酒,与人发生争执,甚至差点动刀。酒醒后,傅彪自责不已。从那时起,他给自己定下规矩,尽量不喝酒或少喝酒,一定不可因贪杯而误事。他常对身边人说:“酒能好人,亦能误人”,一再告诫身边人不可因酒误事。直到现在,他从来没有喝醉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君子可以做到“不迁怒,不二过”,同样的错误绝对不会犯两次。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傅彪虽有一身武功,但他从不炫耀武力。有一次,他带学生外出表演。在回和平寺的路上,一名学生在跑步时无意间冲撞了一个醉汉。此人生得膀大腰圆,一脸凶相。傅彪的学生不断向他道歉,但他就是胡搅蛮缠,不依不饶。傅彪赶紧上前好言相劝。不料此人看到傅彪后,更加变本加利,要与傅彪动手。其实,不要说是傅彪本人,就是他的学生,也只要一招就能把醉汉制服。但是,一直强调“武德”的傅彪并未诉诸武力。他在耐心劝解未果后,对醉汉说,要是你实在不解气,那就打我吧,不要和孩子置气。醉汉闻听此言,竟然真的动了手,一拳便打在傅彪脸上,顿时鲜血直流。傅彪受袭后,不动声色,冷静的说,这回你解气了吧。然后,傅彪平静的带领着学生们回到了和平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在落魄时,曾被一屠夫所辱。韩信宁受胯下之辱,不与屠夫争高下。不是不敢,亦非不能,而是不屑。北周开国皇帝郭威在未成功之时,亦曾被一屠夫所辱。郭威怒不可遏,拔剑杀了屠夫,结果自己也身陷牢狱,若非为人所救,险些就此丧命。若是傅彪当时不能忍气,与醉汉动了手,后果不堪设想。能否有今日之成功便成了未定之数。
在与众弟子在和平寺厉兵秣马、苦心修炼三年之后,傅彪意识到,虽然和平寺风景优美,但是毕竟周边居住人口太少,招生宣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于是,他又开始思考着,要向人群密集的地方发展。在经过多方考察后,傅彪初步选定了昌平自行车赛场作为新的办学场地。这又是傅彪办学的一个新的转折点。那么,从和平寺下山的傅彪和弟子们能否在自行车赛场大展身手呢?且听下回分解。




武术馆校、武术社团、武术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图片等新闻素材,免费为您宣传。E-mail:709882957@qq.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全球功夫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文图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