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们参观梅花拳展示馆)
全球功夫网河南站讯 12月9日上午内黄县人大副主任杨楷旺带领20余位人大代表冒着浓雾莅临杨炳故里——内黄县城关镇丁庄,在这里视察梅花拳文化广场的建设和文物保护情况。
他们首先听取了城关镇政府、内黄县文物局的汇报,然后参观了梅花拳展示馆,考察了丁庄梅花拳文化广场和康熙圣旨碑等文保单位。
(丁庄村梅花拳广场上的大舞台)
内黄县城关镇丁庄是我国最早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梅花拳代表人物、康熙御前侍卫杨炳的故乡,也是武学名著《习武序》诞生的地方。他在任时将梅花拳传入北京,先是在保卫皇宫的兵营传播,之后传入市井,至今北京有些习练梅花拳的人还称练的是“老杨拳”。辞朝后,杨炳回到故乡,虽正处在“静养之时,犹斤斤以武艺为念”,带领儿子、徒弟踏遍华北大地,在运河两岸广收弟子,把梅花拳传遍冀鲁豫边区三省十数县。至今已传承到19代,名师辈出、长盛不衰。乾隆七年,他在丁庄村花园撰写了《习武序》,提出了“治四海如磐石之安,登万民于仁寿之域”的习武宗旨,明确了“上马如无敌天神,下马如有道贤人”的修炼终极目标,制定了“习武规矩12条”和“五戒五要”的拳规戒律,阐发了技击致胜的奇招妙法,将儒释道三教精义和易经的神奇法则融会于拳理功法,在梅花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被后代弟子视为瑰宝、尊为圭臬、学为榜样。
(代表们听取文管所负责人介绍康熙圣旨碑等文物保护情况)
为弘扬梅花拳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的保护传承,内黄县城关镇政府、内黄县文广旅体局和丁庄村两委决定在丁庄村建设梅花拳文苑,现在一期工程梅花拳文化广场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在这里举办了“海内外梅花拳祭祖与演武大会”等大型活动,接待了宝岛台湾及美国、意大利、波兰、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等国家与地区梅花拳爱好者在这里学习交流,扩大了梅花拳的社会影响。
在丁庄村目前有康熙圣旨碑、杨炳上马台、武举匾、猫坟、花园井等一批文物,彰显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内黄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郭晓杰、内黄县文广旅体局局长武文立、副局长杨盛普、文管所所长张欣文等陪同视察。
武术馆校、武术社团、武术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图片等新闻素材,免费为您宣传。E-mail:709882957@qq.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全球功夫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