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大家可能没有认真看过德建的整个报导,所以认为德建不会打擂台,20年前德建没到少林的时候就是在武校学散打的,就从东北来河南打过散打比赛,而且拿了河南省第二名,那时候可能还不到20岁吧,后来自己想提高水平,就去少林求学,后来因为品行和天赋都很好,被他师父轱辘派地三代传人张庆贺收为徒弟。张庆贺的师公就是少林寺里大殿那个著名的白衣壁画里正中间的那个数百年来唯一打出山门的轱辘派祖师吴轱辘(法号寄勤)吴轱辘还俗后娶妻生子传给儿子吴山林,吴山林传给张庆贺,都是单一传人,据说一方面是因为功法深奥,需要毅力和天赋,另一方面一旦练成杀伤力巨大,所以对品德要求很高。德建以一个省级散打亚军的身体素质,练了10多年才算出师。我们看德建的一些视频和一些演示,就知道这种功夫,一旦攻击,不是踢档就是打后脑,或者功软肋,打关节,拧脖子,对老外的那个视频最明显了,而且后来中央台还有播过德建的节目,内容中有他教徒弟的视频,可以看出德建出手和出腿速度非常快,至少不比散打王里面的高水平选手慢。另外德建跟一般的民间武林高手不同,他本身就是属于练散打出来的,所以他对竞技体育的一些训练方法训练手段都比较熟悉的。从其身材和肌肉状态看,能看出其体能训练水平很高。大腿肌肉非常发达,身高不高,但整体非常壮实,估计衣服脱掉不会难看。因为德建其实也是专业选手,他虽然是在三皇寨没在体工队,但他基本上每天训练的时间,不比专业队少。本身就是练过专业散打,如果他的心意把还不如散打,他没有理由去出家,去苦修10几年的。所以可以看出德建的整体训练水平很高,体能状态也不错,如果无规则的情况下打,估计散打高手打不过他,因为他的攻击手段以贴身近战为主,攻击部位以要害为主,所以一旦没有规则训练,只要散打运动员被他贴身,那基本就死定了,以德建的训练水平和速度,用高鞭腿KO散打运动员可能做不到,但是贴上去,那是绰绰有余,散打擂台上的搂抱那经常比打的时间都多,但如果上擂台按散打规则打,那就不一定了,他应该打不过柳海龙之类的顶尖高手,因为年龄在那摆着,体能再好,训练再系统,肯定也不如20岁的人了。另外他练的功夫应该是少林的精华,他的入党介绍人是少林寺的前任方丈,素喜大师,素喜大师可不是现在的CEO类的人物,其人在少林和佛教界德行威望都很高,正是因为他老人家,所以张庆贺,才把轱辘派功夫回传给少林,当年张庆贺的师父,吴山林也曾经尊父愿,想把武功回传给少林,曾经短期在少林寺下院金刚禅寺授艺(按少林寺庙最正宗的记载,开国中将钱钧是少林寺校本部的弟子,开国上将许世友并没有在少林寺本部学习,他学习的地方就是少林寺的下院,金刚禅寺,按时间计算,应该是跟吴山林学过一些心意把,从许上将的一些拳照来看,好像是跟德建的驾式有点象。后来吴山林授艺过程中发现,当时的少林受到太多外界的干扰,风气很不好,有些和尚的德行很差,怕所授非人,一怒之下,自动辞职了,现在很多自称少林心意把传人的,多数就是在那几年短暂学习了一些。后来是素喜大师的高德才让张庆贺决定还武少林,而且那么多少林弟子张庆贺只收了德建,且德建直接又拜在方丈门下,可见素喜方丈对这么武功的重视程度,按年龄算素喜大师是见识过少林被毁之前的功夫的人,能如此之重视,能如此屈尊张庆贺这样一个俗家隔代弟子,可见心意把在少林方丈中的地位。而我们现在看到许多民间武林人士那写粗陋的身手,那是因为一般的民间武林高手由于其训练水平比较低,训练强度比较低),又不系统(人家自己要上班,要工作,要养老婆孩子,又不是体工队管吃管喝管一切,导致其体能,速度,抗击打能力,耐力,柔韧性,都跟专业选手差太多,所以跟专业散打运动员确实没法比,武术说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民间高手和散打运动员最大的差距就是功上差的太多了。但不能因此否认中国传统武术,其实武林大会里比赛的民间人士,在比赛能力上,就算无规则状态下,个人认为现在的水平基本是没什么机会赢专业散打的,主要是功力上差太多了。就象奥尼尔这样的从来没练过搏击术的人,拿一个来,按散打或拳击规则估计也没几个人打的过他,但这些民间武林人士有些人展示出来的一些搏击技法却比散打运动员要高。这就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所在,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些技法通过具备专业散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训练水平的人施展出来,那我想恐怕谁输谁赢就不好说了。为什么我们经常对特种兵产生一些恐惧感和神秘感呢,其实特种兵训练周期一般长的也就5年,短的也就3年。期间更多的时间是在学习各种非搏击内容的军事技能。他们的体能和力量训练水平肯定不如一般的专业散打运动员。他们如果上擂台打,真正的特种兵上擂台打,一般是打不过散打运动员了,但如果去掉规则,那在擂台上特种兵就会有一定概率的赢的机会了。原因就是双方训练的目的不一样,针对性不一样,特种兵的训练规则就是无规则,所以当进行无规则的比赛的时候,他的技术就占优势了,这时候他的体能训练水平只要跟专业运动员差距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他就有机会利用技术弥补体能不足,就有机会赢了。
其实不管哪种武术,技法跟体能力量速度都需要紧密结合的,如果象对待专业竞技体育一样对待传统武术,挑一批身体条件好的苗子,管吃管住管一切,关起来进行专业训练,多举行一些自由搏击类的比赛,那么可以肯定,过个10年20年,经过几代人的发展,这些人就会成为我们想象中的高手了,到那时候,按无规则的规则打,散打也好泰拳也好这些有规则的搏击术肯定都被切菜,可即使这样,也不能藐视别人,因为无规则是你的规则,人家练有规则出身的人,跟你练无规则出身的人比,肯定吃亏了。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地方就是他的技术系统性和包容性和广阔性。这是世界人尊重中国武术的地方,并不是说能练出几个李小龙出来,从兵器的多样性复杂性,跟拳种的复杂性就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的博大,甚至连各种诸如地趟拳,醉拳等一些特殊体质的人士训练技法都有,格斗部位从头到脚到手指都开发出来了,技法从踢打摔拿到摔跤柔术都包含了,冷兵器从长到短从硬到软都涵盖了。世界上除了中国武术,没有任何一种格斗术有中国武术这么全面和专业,这就是博大跟精深。拳击可以比出一个绝对的冠军,其他格斗术都可以,但只有中国武术不行,中国武林人士除非走火入魔了,否则永远不敢喊出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不是因为儒家的谦虚,而是因为实际就做不到。中国武术那浩如烟海的技法,是任何人穷一生都学不完的,谁知道谁又从里面挖掘出什么出来呢。这就是中国武术比其他格斗术高级的地方,黑人和白人在综合身体素质上是强于中国人的,如果挑个素质好的黑人来我们的教练无保留的进行散打训练,很可能就能拿冠军,这同样也是中国武术的光荣。反之,即使是中国人,但使用其他的格斗术的技法获得冠军,那一样不能代表中国武术。
个人观点认为,中国武术是所有格斗数中技法最系统,最完整,最精深的。但这不代表就一定能打。就一定能拿冠军。因为我们中国的武术虽然在技法上非常博大精深,中国的武术之所以能有如此盘大的系统,得益于我国古老而又从未中断的文明,日积月累,自然就源远流长了。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武术其产生和发展都是源于格斗需要,所以武术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的时候往往都是动荡的乱世,只有在乱世才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和试验机会。因为武术本身就是一项依赖实践的技术。所以中国武术最后的辉煌时期就是清末到民国,这段国家沦陷群雄逐鹿的时期。我们现在能说的出来的高手基本都是那个年代的。这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为我们的传统武术是格斗术,是杀人术,并不是竞技体育。过去的擂台哪怕是最低等级的乡村擂台,都是要签生死状的,比赛的伤亡概率,哪怕是现在最高等级的搏击比赛都远不能比的。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传统武术从来就不是为体育运动服务的。没有规则就是它的规则,用现代有规则的体育运动来衡量或者类比都是不公平的。再者我们国家已经太平了快60年了,基本上有过武术实践经验的拳师都死的差不多了,加上热兵器的强大威力,导致传统武术已经缺乏发展动力和空间。整体水平的下滑是必然了,这也是为什么孙禄堂、杨路禅,郭云深等老前辈的徒子徒孙一代不如一代的根本所在,如果他们一代强过一代,那才不正常,而竞技体育则相反,竞技体育具有娱乐性、职业性和专业性,只有天下越太平,生活越安逸,它才越能发展。因为它在大范畴上属于娱乐方式。如此一来此消彼长,传统武术面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尴尬也越发明显。
泰拳号称500年不败,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扯淡的事情。500年前到300年前的泰国大部分还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分,我国古代对泰拳也将其归入武术中的一个流派,八臂拳就是泰拳的古名(因为那时候泰国不叫泰国),其技法和威力也都有详细的描述,但该流派武术从来没有在中国武术界获得什么崇高的地位,有此可见泰拳在古代的格斗术中其威力和技法并无特别出彩的地方。就算我们中国古代有民族歧视,泰国又地处边捶,可是即使是与泰国山水相连民族相同的云南,古代的泰拳也没有成为当地的主流武术派别啊。这也反应了如果把泰拳当作一种格斗术或者杀人术对待的时候,它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特别是跟中国武术比。当年无限制格斗术刚开举办的时候,泰拳手上一个输一个,输的裤子都当没了。输给谁呢,输给巴西柔术。巴西柔术其基础是师从日本传统柔道的,日本传统柔道的祖宗就是中国武术里的擒拿和中国式摔跤。后来的泰拳手经过多次教训后,进行针对性的技法学习后,才慢慢的板回来。无限制格斗开展到现在的历史也才30年,所以可想而知,为什么当年的八臂拳没有在中国形成象少林武当的威名,其本质还是在于其格斗技法有缺陷。如果采用的是无规则的格斗,那泰拳的威力,其实流于一般,符合历史上其在我国武术流派中的地位,曾经看过一个报道,散打跟泰拳举行对抗赛前,泰拳提出要使用膝肘,由于散打此前禁止膝肘打击,选手缺乏相应的技法训练,所以中国不同意(所以前两届没用膝肘)泰方不服,说膝肘是泰拳的传统,但我方随即反驳说,擒拿是中国武术的传统,你门让用吗,泰方就哑巴了。我们都知道,泰拳重拳重腿重膝重肘的威力,其实跟泰国武术没有多少关系,泰国武术的技法的档次其实就是我国一个地方小流派的水平,泰拳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就是3个,第一,他是东方高水平搏击技法的一个分支,继承了部分高水平搏击技法。第二,由于近代殖民地的身份,导致其较早的引进了现代体能的训练方法,其体能训练方法比东方其他流派的传统体能训练方法要领先。第三,社会就有普及传统,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由于其较早的被从格斗术改造成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在世界上推广,导致其良好的运动历史积累。仅此而已。刚开始的时候散打面对泰拳,基本不堪一击,现在基本上是旗鼓相当,各有千秋。不是中国散打的技术变高明了,仅仅是散打的竞技目的改变了,加上运动的时间变长了,比赛和训练积累提高了。仅此而已。
有人曾经问我,你觉的散打厉害还是泰拳厉害,我跟他说,都不厉害,也都厉害。如果仅仅是泰国人跟中国人比,那么不用多久,泰拳肯定输的裤子都没了。原因很简单,这两个都属于竞技体育,如果规则一致或者非常接近之后,那么其本质就是同一种运动。顶多就是同一种运动的两个不同训练方式。其差别将来可能比现在的欧洲篮球和美国篮球的差别还小。而中国无论国力,还是人口基数还是人种先天体质都远远强于泰国,所以可以肯定的说,放开了跑,用不了多久泰国就没的玩了。因为一旦变成竞技体育,那比的就是国力和人种了。同等规模的人口,同样的人种,国力强大的肯定整体占优势(当然前提是国力强大的一方想比),更何况我们三项都占优势,散打也是这样的道理,美国人要是现在把散打当回事,过个20年我们就算不歇菜也不占多少优势,就像日本的柔道一样。泰拳现在厉害的地方不在于拳,也不是他多高明的格斗技法,而是他作为一项运动的普及程度和成熟程度,要比散打高的多,这才是泰拳厉害的地方。其实我们之所以爱把泰拳,自由搏击,K1等运动拿来和散打比较,而不拿摔跤,柔道这些也有格斗技法的项目来比,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散打其实和这些运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规则稍有不同。把散打王争霸赛的名字改成中国泰拳王争霸赛或者中国K1其实其实也没什么,反过来把泰拳比赛改成泰国散打,其实也顺理成章的,本来这些选手就经常在这些项目中串场啊 。
我在网络上看了很多武术跟散打,跟泰拳,跟K1的争论,我觉的挺纳闷的,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很简单明了的啊,老是出现关公占秦琼的争论,说到底是双方本身的概念不清晰,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永远无法统一,所以永远也没有结果。一定要给他们定义的话,那就是,中国武术是东方格斗术或者世界主流格斗术的鼻祖,他是世界上最庞大和最完整的格斗术系统(注意啊,是系统)。泰拳、散打、K1、无限制格斗,巴西柔术等体育运动源于该系统中的某些技法流派,或者是从该系统中吸收部分技法流派,然后通过竞技体育改造后的几种训练手段接近,规则接近的不同名称的体育运动。
只要是体育运动,最后水平的高低,取决于4个条件,1。国力,2重视程度,3,人种适应性,4,从事该运动的人数,跟运动本身厉害不厉害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最后说一下个人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看法,中国传统武术其根本就是格斗术或者杀人术或者伤人术。而武术本身又是一种强调实践性的技术,所以武术的高峰与低估依赖两个条件,一个是实践环境,一个是技法传承的连续性。由于传统武术的格斗本质,导致其对体能的要求不高(当然是相对现在的竞技体育的体能而言)人的身体说脆弱很脆弱说皮实很皮实,当要害被攻击的时候人很脆弱,并不需要特别高强的打击力(也是相对现代的拳击泰拳的打击力度而言)说人体很皮实那是如果攻击技术不得法,徒手要打死个人,也是很困难的。经常看到小痞子几十个人踹一个抱头倒地的人,然后打了踹了半天,散了之后地上的人往往还能自己骂骂咧咧,哭哭啼啼的爬起来,一拐一瘸的去医院。加上古代自然科学水平的低下,人体解剖学也还没发展起来,导致传统武术的许多体能训练手段比较落后,也有大量不科学的地方(古代其他国家格斗术体能训练水平也低,所以泰拳古代就没的牛比,泰拳前几十年比较牛比,其实就是因为他比散打更早的应用了现代体能训练手段,一直到了近现代,随这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才得到长足的进步)。由于传统武术这种明确的伤害目的,导致其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往往对体能的需求并不大,因为大家都攻击要害,真挨上一下,基本上就game over 了,胜败也就是一个照面的时间。想当年陈家沟的太极牛人陈发科说的,比武要是1分钟还分不出胜负,那就是打笨拳了,打上10几分钟的那肯定就是村夫们打的王八架,抡的风车拳了。所以,中国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和格斗实践中对体能的要求相对现代竞技体育来说,都是比较低的。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电视上的一些民间武林人士在镜头前比较蹩脚的原因。因为对于看惯了现代竞技体育高水平的体能表演后,看这些人确实有些蹩脚。但我们不能因此去否定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比现代竞技体育差的是体能,因为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这不是传统武术的错。但在技法上,现代安逸太平的环境是很难创造出比传统武术更高明的技法。更没有办法推倒重来。因为和平的世界,不可能允许你去5步杀一人,10里不留行了。所以个人认为现在我国媒体上推出的一些传统武术的竞技节目,虽然对传统武术的技法没有什么推动作用,但是,对传统武术的体能训练水平会有一个推动,对中国传统武术,无疑是一个好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国传统武术的习练者,通过媒体的媒介和推广,有机会,有条件,接受现代竞技体育的训练。那么通过一段时期的培养中国传统武术的习练者,即使上了擂台,按现代体育的规则打也不至于面对散打运动员,或者泰拳运动员不堪一击了。
另外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运动,限制规则越少,人数越多,则不可预见性越大,典型就是足球。反之则不可预见性越小,典型的就是百米赛跑。所以象中大级别拳击我们就很难跟欧美白人黑人打,多数只能在小级别竞争一下,原因就是拳击是单一技法限制规则太多,又是单挑的,其不可预见性相对散打,泰拳等技法更复杂运动要小很多,所以白人和黑人明显优势的身体素质就决定了双方的优劣。说的更极端点,假如将来拳击的规则限制的更多,改成不能躲不能闪,大家都挺直腰板,一人打一拳,那我们亚洲人,基本上百年难得夺一次冠了。所以我们传统武术如果想传承下去,不能去走现代竞技体育的规则道路,也不能为了所谓的推广,娱乐而规则话。那样的话武术就不是武术了。那就是一种体育运动了。存不存在都无所谓了,因为娱乐方式和运动项目有很多,多一种少一种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传统武术只有作为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学科来整体保留才有价值,如果人为的只截取他的其中一些内容而抛弃他的其他内容,最后的结果必然会毁灭他生存发展的整体土壤,最后反过来影响了那些剥离出来的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搞体育的都说,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个浓缩和代表,是中国武术的现代发展。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是本末倒置的。如果按这种思路去对待传统武术,那无疑,会置传统武术与死地。最多只能说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种表现方式,包括套路武术表演,也是武术的一种表现方式,但都只是一种,或者只是一个部分。因为如果散打代表武术了,那我觉得,中国武术根本没必要去保留,也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啊,美国的自由搏击冠军,就算不能KO 柳海龙,起码不相上下吧,这世界上在散打擂台上跟柳海龙不相上下的人多了去了。那你中国武术有什么可特殊对待和保留的意义呢。散打是世界上主流搏击技术运动中,影响力最小,整体搏击水平顶多现在也就中上水平。没什么特殊意义。这明显不符合事实。
个人觉的传统武术,应该按传统武术的传承,自然传承下去,但国家应该创造一些让传统武术有机会吸收和嫁接现代科学元素的环境。使传统武术的理论更加系统,更加科学,训练手段更先进更科学,而不是放着多功能健身房不用,死活还要在那抗麻袋。传统武术最为宝贵的是技法,和个别特殊训练手段,而不是能打几个人。能打几个人不完全取决于武术,主要取决于人。所以李小龙说,世界上没有最厉害的武术,只有最厉害的人。
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传统武术的传承环境越来越恶劣(天下太平,没什么地方打架,真打架都改用五连发了,大家不愁吃穿,安逸惯了,吃不了那苦),古代,不管太平盛世还是乱世,武术都有大量的用武之地,军队,公检法系统,黑社会,土匪,不管黑的白的多少都在大量的用,区别只在于,高潮和低朝,乱世高手就多一些,太平时期高手就少一些。而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传统武术的自然传承环境已经 发生的了重大的变化,几乎到了要断代的地步,武术这中依赖言传身交的学科,一旦真的断代了,就很难恢复。
都说天下功夫出少林,我觉的只所以少林会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形成这么崇高的地位,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我们现代人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少林的武术发展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唐朝,一个是明朝,唐朝是个太平盛世,而少林只所以能在唐朝迎来第一个高峰期,依赖于政府的扶持,扶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经济扶持,少林因为于朝廷有功,唐朝又崇佛,周围的山地田园多数都赏赐给它了,少林有大量的经济实体,不愁吃穿,有强大的经济保证,有了经济保证,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和训练的专业程度就都有了保证。第二是政策扶持,少林因武立功于朝廷,所以朝廷法外开恩,在唐朝全国太平后国家实行偃武修文政策的环境下,允许少林开垦武术的自留地,在这两个扶持下,大量的武林人士,汇集到了少林,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中环境和提高环境。第二个时期是明朝后期,由于倭寇入侵,朝廷大量的委托少林训练僧兵参与抗倭,这给了少林僧人大量的实践环境和技法改进机会。同时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和武术资源。比如南少林的棍法回传等。正因为有了这两个时期,少林寺的地位就有些类似国家队的状态。所谓寺以武显,武以寺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少林成为两个朝代的武术技法集散地。自然天下功夫就出少林了。但是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都说天下功夫出少林,但没人说天下高手出少林。我们现在耳熟能祥的那几大高手,没有一个是少林的和尚或者俗家弟子。这里面固然有宗教的制约因素。但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功夫在法在练也在人。少林纵然有最好的功法,刻苦的训练手段,但他的选材面毕竟比较狭窄,宗教的制约也导致他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所以少林一流高手众多,但顶尖高手往往不是少林中人。这才符合客观规律。
所以个人觉的是否我们可以从历史借鉴一些传统武术的传承经验,成立一些类似少林寺的机构,进行经济扶持和政策扶持、宣传引导,使之成为武术技法的收容所。至少能把传统武术的主干给传承下来,其他的一些枝节通过社会的自然传承。这样也许就能避免传统武术的断代。但这种扶持首先不能以赢利为目的,更不能把武术运动化。仅仅是给他创造个自然少干扰的环境,专业的东西还是让他们自己去传承。也许这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