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传承发展力度不够有武还需有“术”

来源:中国ITF国际跆拳道网

    2010年全国传统武术比赛日前成功闭幕,作为一项业余武术赛事,以武会友、切磋交流是赛会更重要的功能,不过从中也可找到我国目前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些端倪。

    传统武术种类繁杂、门派众多,各类人群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套路,群众参与热情高,因此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武术的发展还是有不少问题,在本次比赛中也有不少具体体现。武术教授、著名武术家、本届赛事仲裁委员会主任夏柏华就认为,从这届比赛的情况来看,我们在传统武术发展方面有些措施还是没有跟上,这主要就表现在传统武术的传承、教师和裁判员队伍建设上。

    继承发展力度不够

    夏柏华认为,我们对优秀的传统武术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继而继承发展的具体措施有些力度不够,所以有些老东西在丢失,特点、功效在消退,传统武术如果不采取一些机制来继承发展,就会有断代的危险。他认为,中医武术等传统文化可以按照传统的收徒模式发展,所谓严师出高徒,收徒模式入门入室比较严,有自己独到的地方,这个传统应该很好研究。这次比赛有几个地方采用师徒关系发展的拳种,例如沧州的八极拳,功夫不一般,还有心意六合拳传统的味道、功力保持得也很好。

    教师不能只学皮毛

    对于目前比较盛行的武校模式,夏柏华认为武校的大面积教学在传播传统文化、锻炼身体方面有很大作用,但在细的方面还是力度不够。而武术很多内在的东西、文化内涵需要心传口授,只能自己体验、意会感悟,书本上看不出来,学不出来。武术是练功的,功是无止境的,现在很多教学就是学个套路,但套路是载体,而练功是关键,功又分为内外功,里面的文化内涵很深。传统武术要内外兼修还要形神兼备,没有很好的老师,很高的水平带不出来。

    裁判要有切身体会

    在裁判员队伍建设上,夏柏华认为也需要加大措施。例如本次传统武术比赛,裁判队伍都是国内一流的国际、国家级裁判,大多受过专门的学院教育,但很多裁判员学的东西都是竞技方面的。而传统武术门派众多,种类繁杂,很多裁判对这些门派套路并没有切身体会,打分时一些裁判也只能大概齐看看,抓住一些共性的东西,对于各家套路的内在精髓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盲区。而武术讲究的是形神兼备,只看形当然不能更客观地得出公正评价。
 

版权所有@ 全球功夫网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昌平路386号北京少林武术学校总校    邮编:100096

市场招商电话:010-84991089     传真:010-62715558     邮箱:83156053@qq.com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备案号:京ICP备1202990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