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功夫网讯 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应北京市武协传统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三皇炮捶拳名家庞连福先生之邀,2024年6月10日,京城武坛各拳种名流、友人欢聚不久前建成开放的李尧臣纪念馆,共同庆祝纪念馆开馆,交流、探讨传统武学文化。
京城武坛名流端午佳节欢聚李尧臣纪念馆
李存皋(1876-1973),字尧臣,出生于河北冀州李家庄的武术世家,一生中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民国、日伪和新中国等历史时期,可谓历经沧桑,坎坷一生!李尧臣先生在河北家乡自幼习练太祖拳及枪棒功夫。1890年,他进京谋生,在鑫记荷包行学徒,向三皇炮捶拳宗师、北京八大镖局之首会友镖局创始人宋迈伦先生的侄子和衣钵传人宋采臣先生学习拳艺,在老七王爷府做武术陪练。1894年 (光绪二十年),18岁的李尧臣进入京都会友镖局步入了保镖生涯。1900年至1902年八国联军兵败通州,会友镖局倾巢出动,护驾慈禧皇室遁赴山西,有“三皇圣手”美誉的宋采臣任护驾总领带,镖师焦凤林、李尧臣任护鸾侍卫。1902年,两宫回銮,李尧臣为慈禧太后表演八仙剑,受赐长虹宝剑。1921年,会友镖局歇业后,李尧臣主持声名显赫的北京精武体育研究社,在北京天桥水心亭开设了鼎盛一时的”武术茶社”,广交天下武林同道,弘扬武术。他对武林朋友尽最大可能给予帮衬和资助。在中国新旧政治格局交织动荡时期,在营救李大钊的活动中,李尧臣也做出了不懈努力。
李尧臣纪念馆中供奉的李尧臣先生遗照、楹联
1931年冬,“九·一八事变”后,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受宋哲元军长及军部长官会之托,专程赴京到李尧臣先生住所。将军直述来意,日本侵略者妄图占领华北吞并全中国,二十九军正在加紧训练,誓与日军迟早一搏,组建大刀队请李尧臣出任教官。李尧臣毅然接受,随后与佟将军直奔二十九军山西晋南阳泉军部。二十九军聘请十三位武术教官,李尧臣担任总教官。他根据实战需要首先将大刀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刀、剑和朴刀三样古兵器合成一种兵器,定名无极刀。此刀可单手使用,又可双手劈撩,可砍格削刺,实为实战兵刃一绝。他根据擅用的一字朝阳刀、六合刀等刀法,结合八仙剑、真武剑等剑法,加之双手带实战技法,编创出格杀技艺无极刀,传授军士。喜峰口战役时,已是57岁的李尧臣亲身上阵。这次战斗采取近兵肉搏和夜袭兵营的战术,杀得日寇尸横遍野,败阵而逃。此次一战痛杀日军百余人,缴获18门大炮和各种轻重武器。二十九军喜峰口大捷创造了华北抗战史上第一次光辉战绩,从此二十九军的大刀队以抗日英雄的面貌闻名中外,受到国民政府的嘉奖,宋哲元军长为李尧臣亲授”抗日英雄”锦旗。历经喜峰口、卢沟桥和南苑保卫战的二十九军大刀队,无论是肉搏或夜袭,使日寇闻风丧胆,最后戴上了铁脖套。著名音乐家麦新在卢沟桥战斗三天后,有感于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歌颂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战歌《大刀进行曲》,鼓舞全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把日寇赶出中国。在国家受到外来侵略、民族危亡之际,李尧臣参加了日本人在南京设立的擂台,大败日本武师。1942年,在北京蟠桃宫三月三庙会,李尧臣再次战胜日本武师武田煕,大长了民族志气。
李尧臣纪念馆中的会友镖局及李尧臣先生生平简介
李尧臣是会友镖局著名镖师,从业27年功绩显赫,被誉为“最后的镖王”。民国期间,他就被誉为当时的十大著名武术家。解放初期,他得到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赞誉,称其为“人民艺术家”。周恩来总理称李尧臣和“大刀王五”王正谊为“爱国武术家”,在周总理主持编著的中国文史资料第七十五集载录了李尧臣的《我的保镖生活》。李尧臣的浑元一气功法受到贺龙元帅的特别赞赏,称其为“武术老前辈”。这是对李尧臣历经近百年爱国弘武的卓越成就的高度肯定!
李尧臣纪念馆中陈列的武术器械
“神镖李”李尧臣与其师“三皇圣手”宋采臣被誉为“会友二臣”,《中国武术名人辞典》和《北京武协档案》史料中对其师徒二人的武学技艺和历史贡献均有重彩的一笔。山西镖局博物馆介绍的中国十大著名镖师中就有宋采臣、李尧臣师徒。毛泽东主席称李尧臣为”人民艺术家”,是因为他的功夫艺境达到了技精艺全的境界,中国京剧泰斗杨晓楼的猴拳和行者棍均为李尧臣亲自传授,京剧大师梅兰芳《霸王别姬》的剑术技法和蛇身变幻也是李尧臣亲自传授,京剧大师张英杰以丰富的武打技术和人物形体美的造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盖派表演艺术,他的刀术也源于李尧臣亲授的一字朝阳刀。李尧臣的的小弟子景连镇在八个样板戏中出演,跟头活、鞭术、匕首使其达到了个人的艺术巅峰。
李尧臣纪念馆内景
李尧臣的功夫艺境之所以被公认为技精艺全,是因为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武术事业!他自幼习武,在河北冀州老家擅习太祖拳及刀枪棍剑各类器械。进京后投师,成就了三皇炮捶拳内外功法、子路太极、长短器械,尤擅八仙剑、一字朝阳刀、匕首、判官笔、绵掌功夫,兼通马上步阵、水下游刺、轻功技艺、软硬刚柔功夫,尤其是内功达到上乘,其混元功法可使周身206节骨节节节作响,八步可闻其声,即世间所称的内功妙境“骨响齐鸣”。他不遗余力地传承武学精粹,广收弟子,其弟子张本利、尹树增、郑毓凤、李宗儒等皆有声于当代武坛,其再传弟子庞连福现任北京市武协传统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努力地继承李尧臣先生的武学瑰宝,弘扬其爱国弘武的精神。
李尧臣先生再传弟子、北京市武协传统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庞连福在纪念馆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中华武术人爱国的情怀,抵御外辱的抗争精神是国之精粹!李尧臣一生侠肝义胆、忠贞爱国,是一代武林英豪。他的高尚品德和精湛技艺永远值得后人怀念。为纪念李尧臣先生,继承和弘扬其爱国弘武的精神,庞连福联合同门,发起创建了李尧臣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北京丰台区太平桥街道精图文体休闲广场。5月25日,进行了简捷而庄重的揭牌开馆仪式。临近端午佳节,庞连福再次邀请京城武坛同仁好友们相聚馆内,缅怀先贤,交流技艺,共话友谊。
李尧臣纪念馆内景
光临李尧臣纪念馆的武术界名流有北京武术院原副院长张有峰,北京市武协原秘书长毛新建,北京市武协副会长周之华,北京申佰圣武协主席申世友,意拳名家崔瑞彬,北京陈式太极拳专委会主任王洪恩,北京八卦掌专委会主任詹厂庆,北京戳脚翻子拳名家、原北京九翻武道研究会会长张大为、钟海明,原北京花拳研究会会长经本愚、董文玉,北京临清潭腿研究会创会会长隋世国,北京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创会会长秦庆丰,原北京少林八法拳研究会会长刘宝华,原北京武当太乙神剑门功法研究会会长张桂生,北京白猿通背拳明家李占华,北京西城区体育总会武术专委会副会长、北京通背拳专委会副主任张斌,北京市朝阳区武协主席苏燕,北京三皇炮捶拳专委会主任王琪,副主任王景礼、黎树香、袁威、呼世红,北京三皇炮捶拳名家谷永琴、于万林、周德生、张金生、齐志军,北京陈式太极拳名家黄菊芬,原北京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穆亚玲,北京形意拳专委会主任张增记,原北京西城区文物保护中心原主任杨飞,修复字画明家王铁环,北京子鸣武术协会秘书长、八卦掌名家杨十明,绝览武学会会长、形意拳、八卦掌、五路子拳传人戴合明,北京丰台区武协技术顾问、原北京鲍氏武术社社长袁宝海,北京镇国武术馆馆长董伯龙,北京八卦掌名家王正亭,北京螳螂拳名家刁振杰,北京八卦掌、形意拳名家党雪田及夫人张金香,武术家、书法家李震峰,北京四民武术专委会秘书长崔玉京,形意拳名家王日敏,北京杨氏太极拳名家杨丕英,著名书画家张永会,北京同德武术专委会副主任田震,北京宋氏形意拳传人孙铁海,全球电视传媒集团执行总裁秦彦博等,庞连福的部分弟子也参加了此次追思前辈的演讨活动。
参观李尧臣纪念馆的武坛同仁合影
在庞连福及弟子们的指引下,武术界同仁们认真参观了李尧臣纪念馆,对先贤进行缅怀,一致认为学习前辈们的武术技法,首重是要学习他们的爱武弘武和爱国精神。纪念馆的建成对保护先辈留下的宝贵武术遗产、传承武术技艺、教育激励后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先辈英风的熏染下,大家把酒言欢,并对传统武术技艺、文化进行了友好的交流、探讨。
李尧臣纪念馆内景
武坛同仁把酒言欢
庞连福与部分弟子在李尧臣纪念馆内合影
庞连福在李尧臣纪念馆内与武林同道交流枪术
原北京武当太乙神剑门功法研究会会长张桂生在李尧臣纪念馆中与同道交流枪术
武术馆校、武术社团、武术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图片等新闻素材,免费为您宣传。E-mail:709882957@qq.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全球功夫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文图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